時間:2018-01-31 10:49:11 編輯:本站整理 1118
藥妝這個名號跟專業掛鉤,感覺一旦是藥店里賣的產品都是效果巨好的,其實真正的藥妝是醫學護膚品,是的確有針對性的護膚產品,但是現今很多品牌濫竽充數,消費者一定要睜大雙眼才能看清是否是真正的藥妝,下面5號網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日本藥妝和歐洲藥妝有什么區別?別太把藥妝當回事。
日本“藥妝”
日本的“藥妝”很受中國人歡迎,日本的藥妝店也經常擠滿了中國游客。但實際上,我們所謂的日本“藥妝店”,更應該被叫作“藥品和化妝品店”,因為那里既賣藥品也賣化妝品。這些“藥妝店”里賣的所謂的“藥妝”,其實很多都是普通的化妝品,它們只是在藥店里出售而已,和“藥”沒有什么關系。和“藥”有關系的當屬“醫藥部外品”,這種產品似乎更符合我們對“藥妝”的期待。在國外,只有日本和韓國通過立法,明確區分化妝品、藥品和醫藥部外品。所謂“醫藥部外品”,其實和我國的“特殊用途化妝品”類似,但范圍更廣。依據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規定,特殊用途化妝品是指育發、染發、燙發、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及防曬共9類化妝品,而日本的“醫藥部外品”還將有美白、除皺、祛斑等功效的化妝品列入其中,而且醫藥外部品對于藥物安全性的標準也比化妝品高。和美國一樣,日本的普通化妝品在宣傳內容上也很受局限,而“醫藥部外品”則可以宣稱諸如“美白”、“淡斑”之類的功效。當然,這些功效也是必須經過審查、批準后才能合法地在產品說明或者廣告里宣稱的。
歐洲“藥妝”
除了日本,歐洲國家的很多“藥妝”品牌也越來越被國人熟知和信任。不過歐盟法規并沒有明確規定“藥妝”這一概念,對于化妝品的定義也比較寬松,只要不是藥品就是化妝品,即使宣稱了“美白”、“防曬”、“抗皺”之類的功效也仍然算是化妝品。而那些所謂的“藥妝”品牌其實和他們的推廣方式有關。比如法國化妝品品牌薇姿,它是最早登陸中國市場的“藥妝”品牌,也首次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藥房護膚品”的概念。在它之后,依泉、理膚泉、雅漾等也陸續來到中國,加入藥店專營化妝品的行列。注意啦,以前這些外國“藥妝品”只在藥店銷售,也有專業的醫師指導,這其實是一種銷售方式,會讓消費者覺得在藥店出售的就是有效的和值得信賴的。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品牌的很多產品的確添加了功效成分,具有舒緩、美白、抗敏、祛痘等功效,但并非其品牌下的所有產品都如此。雖然沒有“藥妝”概念,但只要這些品牌的產品使用感還不錯,那就值得購買。
國外的藥妝
“藥妝”的概念最先是從國外引進的。很多國家的醫院不賣藥,大家都會拿著醫生的處方去私立藥房買藥。而藥房為增加收入,在賣藥的同時也賣化妝品。所以國外“藥妝”指在藥房出售的化妝品。
中國的藥妝
中國并無‘藥妝’的批準文號,所以“藥妝”也沒有明確概念,范圍相對廣一些。既有在國外藥房銷售的進口化妝品,也包含國內品牌中含有藥物成分的化妝品,國內的藥妝大多數含有中草藥植物成分。
1. 在藥房里賣的保養品和藥妝不藥妝的沒有半毛錢關系,不用太糾結。
2. 藥妝效果好不好只和工藝成分有關,和是否有藥妝標簽無關。
3. 日本的藥妝就是含有活性成分的護膚品,和歐美部分需要醫生開具處方的藥妝不是一個概念。
4. 藥妝沒有什么依賴性!
“衛妝”:是依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可以正規出售的化妝品。
“藥妝”:藥妝又稱醫學護膚品,是指從醫學的角度來解決皮膚美容問題,由醫生配伍應用的化妝品。在國外稱COSMECEUTICAL,即介于藥品與化妝品之間的產品,相當于中國的功效性化妝品。
“食藥妝”:由于化妝品的監管部門更改,導致產品的監管責任的轉移,化妝品監管由衛生部轉移到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而化妝品行政許可職能也就相應地進行了轉換,而衛生許可證則是監管部門對化妝品進行監管的重要表現形式。
“衛妝準字”:指的是“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是經由藥監部門批準生產銷售的文號。
“是藥妝準字”:是化妝品監管責任轉移錢使用的文號形式,化妝品監管由衛生部轉移到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相應地變成了“食藥妝準字”的文號形式。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