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5 15:59:26 編輯:miamaja 896
這個是我非常早期的時候寫過的,也是在前幾年的時候嘗試了很多的一個重點品類。剛好今天的防曬加底妝搭配是下圖的這兩款,趁這個機會再全面的寫一寫,純物理潤色防曬哪個牌子好用。
純物理防曬的優缺點大家都非常耳熟能詳了,在某種程度上相對低敏低刺激,適合敏感肌(特別是大多數配方傾向于設置成無酒精香精、外源刺激物低的類型),但最古老的缺點即厚重,油膩,泛白。此外,我經常說到的一點就是,由于物理防曬劑的收斂吸附效應,會導致它不好跟妝,剛上臉感覺不出來,但過一段時間,特別是夏天高溫高濕多油多汗的背景下,可能有顆粒浮出,整體泛白,斑駁浮粉等妝面不佳的情況出現。此外,洗完臉后可能會發現臉上的白頭“炸”了的情況。
特別是高倍純物理又做成搖搖樂或者其附著力又強,這多重因素疊加時這個問題會更突出,一些物化結合,但物理防曬劑濃度不低的防曬也會有這個問題。
搭配上可以緩解的一些手段和措施之前寫過了:5號網
這里主要針對防曬產品本身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
對我自己而言,一般更傾向于直接采用純物理潤色防曬替代底妝的方式(注意!前提是用量足夠達到防護效果),后續跟定妝噴霧或者粉體不那么多的定妝產品。如果是瑕疵比較多的皮膚,局部再用遮瑕產品即可。
掌握好搭配和手法,妝感不一定比防曬-粉底一步步做出來的差,而且涂抹的東西少,負擔也低,省時省力。
————————
【那么我試過的哪些純物理潤色防曬適合放在這個位置呢?】
經過前幾年各種比較,個人認為,一般物理防曬劑在5-6這個水平的潤色純物理防曬相對后續妝感不佳的副作用最低(注意是一般情況下,不代表沒有個例)。但這一類型的產品也分兩類:
1.通常純物理防曬劑(二氧化鈦、氧化鋅)在百分之5到6這個水平的一類防曬值標注在spf20左右,其中一類典型代表就是一些化妝品品牌出的有色面霜(tinted moisturizer) 。這類產品可能比防曬霜品牌出的潤色防曬妝感更好一些,
但防護力注定更適合秋冬或一般通勤(日曬時間半小時左右且不強烈)。
如stila這款,原來在sephora經常看到,活動還很便宜,不過現在全線退出了中國市場。
2.第二類即雖然防曬劑也是百分之5-6,但采取了技術或工藝加強,也能使防護力達到spf50中高防護價格(虛假標注的不算),比如備受好評的雅頓city smart,
需要手法平衡色料顆粒(個人推測)摩擦感的杜克潤色防曬等。
這類也是我非常中意的一類,可惜十全十美的還不太多,以上兩個例子就是大海撈針選出來還不錯的,不過也有缺點,比如citysmart出汗以后就不很舒服,所以過了5月我就不再用了,而且潤色需要加一滴調色產品中和。
杜克潤色防曬的顆粒感則是備受詬病,搭配海綿或者氣墊粉撲涂抹會好一些,千萬不會來回揉搓涂抹著上。
———————
除了以上兩類我以為配比最完美、最適合同時滿足防護且起到一些底妝效果的產品外,一些收斂效應沒有那么明顯或者可以去平衡的潤色防曬也有:
比如幸福肌透氣型防曬保濕乳霜,氧化鋅在百分之9左右,優點是潤色適合亞洲人(張麗卿老師的產品),既不像日系死白(比如acseine白瓶那款),也不像美系黑紅(比如寶拉)。同時對于一款能讓人涂抹夠量的潤色“防曬”來說,重要的除了顏色合適,還有色料的覆蓋度。這點就是這類產品和那些“隔離”的區別,后面會寫。
比如topix新款潤色防曬,質地和杜克matte一樣,特別滑溜,顏色在我臉上迷之黃,但有人用的合適,抗氧化劑用量十足,防曬劑雖然只有氧化鋅但濃度不低。
再比如最近大火的kosmea防曬不不過我沒有用過,對精油比較敏感的敏感肌慎重,好像有人跟我說過過敏這點。
“關于氧化鋅漏洞的問題,后來我又聽說了一種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能夠得到彌補,或者說日常用防護力并不需要太擔心的說法”
————————
再有一些就是沒有那么完美,甚至可能有硬傷的:
orbis的隔離和it cosmetics的cc:
這就是剛才說到隔離和潤色防曬的一大區別,有時候白是一方面,顏色的覆蓋度又是一方面,類似于這兩個就是容易涂夠量后有妝感太重的感覺。但短期防曬、陰雨天、通勤可以適當考慮這類產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