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9 14:28:32 編輯:5號網-pmm 292
寶寶出生還不到1個月,頭發長的很慢,而且很稀少,媽媽每天都有護理。那么新生兒頭發稀少是什么原因?新生兒頭發稀少怎么辦?
1、脫發:胎兒在媽媽子宮內5~6個月時,全身就有了濃密的胎毛,其頭部的胎毛在胎兒7~8個月時,會發生一次大的脫落。在寶寶即將出生時,又會陸續長出新發;而后方枕骨部的頭發并不掉落,會在寶寶出生后才開始掉落。所以,寶寶出生后到6個月出現少量的脫發現象是正常的。
2、遺傳:寶寶頭發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存在著個體差異。頭發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數量、色澤、曲直等均與遺傳有一定關系。如果爸媽頭發好,則寶寶的頭發較好;爸媽頭發差,寶寶的頭發也會差一些。
3、生長:寶寶頭發的生長和身體長高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只要沒什么疾病,大部分寶寶的頭發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長發育,漸漸由稀到密,由黃到黑,與出生時頭發多少無關。
4、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寶寶頭發稀少與疾病有關。如有些寶寶出生時頭發很多,但幾個月后,枕部頭發逐漸磨掉、脫落,出現“枕禿”,同時還伴有多汗、煩躁、易激惹、哭鬧等癥狀,則很可能是體內維生素D缺乏所致佝僂病的表現;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鐵缺乏癥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也會表現為頭發稀疏。因此,如果寶寶1歲左右頭發稀疏的情況仍無明顯改善,應及時做微量元素檢測和其他相關檢查,以便對癥治療。
首先要勤洗頭發。因為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寶寶在6個月前,每天可洗次頭發。半年后就可以2—3天洗一次。頭發保持清潔,有利于頭發生發。而經常不洗頭發的話,油脂、汗液和污染物會刺激頭皮,頭發易脫掉。寶寶的洗發用品要選用純正、溫和及無刺激的產品。洗頭時可以輕輕按摩頭皮。
要勤梳頭發。媽媽可以隨身帶把梳子,方便時就給寶寶梳幾下。常梳頭可以刺激頭皮,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頭發生長。但是,梳子不要太硬,最好使用橡膠梳子。順著頭發生長方向梳。
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頭發生長。寶寶大腦發育不成熟,易疲勞,睡眠不足會導致生理紊亂,食欲不佳、頭發生長不良。剛出生的孩子每天要睡20小時左右。
寶寶多曬太陽也有助于頭發生長。陽光照射及新鮮空氣有利于頭發生長,紫外線照射可以殺菌,促進頭皮血液循環。不過,也不能讓頭部暴露在陽光下,陽光強烈的話外出也要戴帽子。
1.胎發的多少有個體的差異:這種差異與母親懷孕時營養好壞、疾病情況、妊娠反應的嚴重程度和情緒的好壞毫無相關。因此母親不必為孩子的頭發稀少而感到內疚。
2.出生時頭發稀少不影響今后頭發的生長: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出生時胎發少,長大后會不會脫發,影響美觀。根據我們門診隨訪的資料分析,在一般情況下,大約1歲時,有的更早些,頭發會逐漸長出,到2歲左右頭發已長得相當多了。
3.不必要采取“治療”手段:有的家長不給孩子洗發,怕洗發時將頭發拉傷,其實脫落的是衰老的頭發。相反,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刺激使頭皮發癢及繼發感染。有的家長給嬰兒剃光頭,希望加速頭發生長,但收不到效果。個別的家長給嬰兒的頭皮上涂擦“生發精”、“生發靈”,更無必要,因為不屬禿發癥。人的頭發多少、粗細、質地、色澤、曲直與遺傳、營養等都有關系,而作為新生兒,一般來說頭發都比較稀少,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生長發育和年齡的增長,新生兒的頭發會有很大變化,由稀到密,由細到粗,由黃到黑。此外,貧血、患過乙型腦炎等疾病也影響到新生兒和頭發的生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