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5 21:27:15 編輯: 459
各位家長一定對孩子不愛吃飯這個毛病深受困擾,孩子不愛吃飯不僅得不到有利于他們成長的營養,還會造成脾胃失調身體發展緩慢等等一系列的后果癥狀。因此,培養孩子愛吃飯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該如何培養孩子愛吃飯的好習慣。
1、 小兒厭食(不思吃飯):
山楂*3錢,雞盹皮1錢,加半碗水煮熟飯前吃完,一日二次,連吃三天,有開胃、助消化之功效
2、焦黃的米煮粥
民間經常會把生大米或生糯米放在鐵鍋里用小火炒至米發深黃,稍稍有一點焦黃,然后用這種焦黃的米煮粥,有助于止瀉,并能促進消化,小嬰兒只喝煮粥時的米湯就可以了,多數效果不錯。
3、做山藥糊給寶寶吃
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粉碎機里,再加一些水,把山藥打成糊狀,然后再放入小鍋內熬,一邊熬一邊攪,燒開后即可。在寶寶空腹時餵上小半碗,一日一次,可以起到很好的調補脾胃的功效,同時還具有止瀉、補肺補腎的作用。容易嗓子痛、耳朵痛的孩子不適宜吃山藥。
4、栗子湯
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后放入鍋里,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糊狀,再加少量白糖調味,寶寶空腹時食用,每日1~2次。栗子糊同樣有調補脾胃和止瀉的作用。
1、【飲食習慣不固定,還能好好吃飯嗎】
孩子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孩子就不會乖乖吃法了;
2、【營養不良,爸爸媽媽造嗎】
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
3、【零食太多,根本沒有餓的感覺】
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閑,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使血糖總是處于較高水平而不覺饑餓;
4【進食環境那么差,還能愉快吃飯嗎】
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進食時爸媽逗弄、訓斥,使大腦皮層的食物中樞不能形成優勢的興奮灶;
5、【引導方式錯,要我吃偏不吃】
爸媽過分關注孩子進食,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食作為提條件的籌碼,爸媽應當對孩子放寬心,讓孩子輕松點進食;
6、【運動少,消化差,還能淡定嗎】
運動不足,代謝減少,胃腸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強化;
一、 從習慣抓起
根據實際,定出相關的措施:1、養成孩子定時入睡起身的習慣;2、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鍛煉及各種游戲活動,保證孩子有個好的心境;3、控制零食,嚴格做到一日三餐二點,決不讓孩子亂吃零食;4、鼓勵與榜樣相結合。。5、饑餓法。在已實施的以上所有辦法且機體無病痛的情況下,實在不愿意進食的,那就說明孩子真的不餓,不必強求,不妨讓其離開飯桌,去搭積木,看畫書等,那么下頓飯必能香噴噴地吃。
二、 改變方法,激發食欲
1、講一些不吃飯的危害,如不好好吃飯身體就差,身體差抵抗力降低就要生病,生了病要看醫生,要打針吃藥,孩子一聽到打針就害怕,自然也就好好吃飯了。2、正面鼓勵法。遇到孩子厭食、挑食,可以運用孩子最崇拜或最喜歡的人的行為去激發孩子的食欲。比如:“你喜歡警察叔叔,愿意當警察嗎?吃得飽飽的,身體棒棒的,長大了才能當警察。”孩子一心想當警察,也就會順利進餐了。
三、 讓孩子受點約束
孩子不肯好好吃飯,放任她肯定不行,喂她也不行,實踐表明,強制一點對這些幼兒有幫助,辦法是限時制,吃中飯和晚飯時,飯后有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VCD,規定幼兒,在放VCD前5分鐘必須吃完,否則不能看。孩子們為了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一般都會按時吃完,有時候沒有動畫片,就利用她喜歡的一個玩具或一本書,她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肯配合的。
這個辦法既然帶有強制性,所以執法一定要嚴。在沒有道理可講的時候,讓孩子受點約束是應該的。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