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15 09:13:18 編輯:本站整理 472
媽媽手就是俗稱的腱鞘炎,這種癥狀會在懷孕期間產生,想要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需要知曉如何保養,今天就讓小編教教大家如何自我檢測有無「媽媽手」吧。
主要癥狀為大拇指外側靠近手腕處一帶感到腫脹疼痛無法用力,大拇指不能豎起來比「贊」,想要做抓握洗衣、擰扭毛巾或寫字等動作特別困難。
成因是過度使用大拇指、手腕或重復抓握物體,手部動作施力不正確,造成手掌內側沿大拇指外側附近的「外展拇長肌」及「伸側拇短肌」兩條肌腱與滑膜過度使用,發炎、腫脹,使腱鞘空間(管道)變狹窄,導致肌腱滑動不順或受限制,大拇指活動時感覺卡住,嚴重的甚至會形成沾黏。
被稱為媽媽手的原因是由于孕婦在懷孕過程,賀爾蒙改變,肢體容易水腫,滑囊、關節因此產生輕微炎癥反應,使原本狹窄的腱鞘空間變得更小,產后又長時間重復抱小孩、擠母乳、喂奶、換尿布等動作,若再加上手腕過度彎曲,角度不正確,施力不當,便很容易造成發炎癥狀,因此常發生在新手媽媽,或做家事、帶小孩的婦女身上。
但媽媽手當然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任何人只要施力不當,過度重復使用大拇指及手腕都會得此病,例如長時間單手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拇指族」,長時間打字、長期握筆的文字工作者,常做點鈔動作的人員,常使用剪刀的美發與園藝人員,單手端著沉重餐盤的服務人員,常拿球拍做「挑球」動作的運動者,常拿取書本上架的圖書館員,固定手勢抓握相機的攝影人員,常單手拿鍋鏟的餐廳廚師等。
媽媽手的預防方法很簡單,因為是肌腱發炎引起,只要避免過度使用大拇指及手腕,減少重復性的動作次數與不正確用力,便可防止發生。若已經有此癥狀,初期可透過熱敷、伸展手部筋腱肌肉改善,然若仍出現劇烈痛感,建議就醫檢查,以免狀況惡化。
將大拇指用四指包覆住做握拳狀,然后往小拇指的方向下壓,看是否感覺劇痛。
若發現4根手指頭握住拇指,且腕部向小指側方向彎曲時,竟出現疼痛現象,就可能已經有媽媽手;這時除了多休息,減少過去使用大拇指外,也可穿戴副木的方式,將手腕和大拇指固定位置,幫助保護手部,除非癥狀仍未好轉,則建議可采以超音波或局部注射抗發炎藥物治療。同時平時需注意不要長期提重物、使用電腦或像美發業必須長期使用剪刀等。
平時抱小孩時,應盡讓五指并攏,且將手掌、手腕呈水平狀,才能平均分攤嬰兒的重量,不易直接傷到大拇指,且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反覆用力,降低罹患媽媽手風險;必要時,應盡快就醫治療,依據不同癥狀給予適合的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