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寶寶用湯匙取食,會因硬物觸碰傷及牙床,手指比較軟,反而有益牙齒保健。那么寶寶吃飯用手抓比湯匙好嗎?
![寶寶吃飯用手抓比湯匙好嗎.png 寶寶吃飯用手抓比湯匙好嗎.png](/d/file/20160117/1452999229604087.png)
用手取食比湯匙好嗎
這種說法聽來似是而非。不當使用器具的確有可能使牙床受到傷害,連帶造成牙齒外傷;口中含著湯匙玩耍,不慎跌倒,便有可能導致牙床受傷。但是這種受傷多半是屬于意外性質,并不是由于使用輔具直接造成的牙床傷害。
幼兒一般從六個月大左右開始長乳牙、中下門齒、中上門齒,十三、十四個月左右長第一乳臼齒,二十七個月左右長第二乳臼齒。
由于門齒并不做咀嚼用,因此初期還是喂食研磨性食物為主,等到長出臼齒,食物的喂食也開始導入固體食物,就可以開始訓練孩子使用輔具進食。
站在醫(yī)生的立場,并不贊成以手取食的方式,零至三歲的幼兒,基本上只要他可以使用輔具進食,還是希望能夠鼓勵他使用輔具,不必刻意禁止。
寶寶吃飯用什么碗好
材料不是特別重要的,推薦還是瓷器好,因為方便消毒,木制的是有漆面的,寶寶吃了是不好的,竹制的會有食物的滲透,會殘留在竹子的小孔中
為寶寶挑選餐具,既要考慮材質是否安全,又要顧及款式是否易握,還要看看餐具上的卡通造型是否精美可愛,好讓寶寶“愛屋及烏”也愛上吃飯。
最好選擇外形渾圓的,因為渾圓的餐具更實用,也不易讓寶寶被餐具的棱角碰傷;而圓形餐具還可以避免寶寶在喝湯時發(fā)生滲漏。
在選擇碗具時,還要注意碗的手柄設計是否容易讓寶寶握住,容易拿握的餐具更能激起寶寶吃飯的興趣。
小孩吃飯的碗,底座帶吸盤的碗,非常適合給剛學吃飯的寶寶使用。這種碗底座的吸盤可以吸附在桌面上,避免碗移動,不容易被寶寶打翻。
研磨碗呈葫蘆狀,左右兩個小碗相連,其中一個小碗的底部設計成齒狀,可以對食物進行研磨,方便外出時使用。
可感溫的勺子,能讓媽媽監(jiān)控勺上食物的溫度,當溫度超過40℃時,勺子便會變色,防止粗心的媽媽將寶寶燙傷。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