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31 16:45:09 編輯:5號網-liyun 439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小兒心臟病的前期癥狀有哪些,出現了下面這些癥狀的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及早治療也可以康復。
先天性心臟病 是一種危害小兒健康、威脅生命的嚴重疾病。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兒并不少見,有的生下來就有癥狀,容易早期診斷,有的生下來很好,以后才逐漸出現癥狀,也有的外表一直健康但有心血管畸形,往往容易忽略。
雖然現在對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都可以應用手術矯治,然而有不少先天性心臟病由于沒在及時發現,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去醫院看病,已為時太晚,故而失去手術機會,造成惡性后果。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是使孩子完全恢復健康的重要關鍵。
1、心衰:新生兒心衰被視為一種急癥,通常大多數是由于患兒有較嚴重的心臟缺損。其臨床表現是由于肺循環、體循環充血,心輸出量減少所致。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心率每分鐘可達160次-190次,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肝大,但外周水腫較少見。
2、紫紺:其產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動靜脈血混合。 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顯。
3、蹲踞:患有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特別是法樂氏四聯癥的患兒,常在活動后出現蹲踞體征,這樣可增加體循環血管阻力從而減少心隔缺損產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時也增加靜脈血回流到右心,從而改善肺血流。
4、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癥: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幾乎都伴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癥。杵狀指(趾)的機理尚不清楚,但紅細胞增多癥是機體對動脈低血氧的一種生理反應。
5、肺動脈高壓:當間隔缺損或動脈導管未閉的病人出現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和紫紺等綜合征時,被稱為艾森曼格氏綜合癥。臨床表現為紫紺,紅細胞增多癥,杵狀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頸靜脈怒張、肝腫大、周圍組織水腫,這時病人已喪失了手術的機會,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數在40歲以前死亡。
6、發育障礙: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往往發育不正常,表現為瘦弱、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
7.其它:胸痛、暈厥、猝死。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簡稱胎兒先心病。
據報道先天性心臟病占我國出生嬰兒的8%~12%,意味著我國每年有12萬~20萬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出生,其中復雜的、目前治療手段尚不能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的或易出生后早期死亡的先心病約占20%+,是新生兒及兒童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個患先天性心臟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估計我國每年有15萬病兒出生。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兒童及成人健康與生命的殘酷“殺手”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