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9 14:46:01 編輯:本站整理 564
常見照顧者為了逗弄孩子,玩起拋高高或搖到外婆橋等游戲。然而當寶寶支撐腦部的頭頸部還不穩時,如果身體或頭顱搖晃得太厲害,可能導致腦部受傷,使寶寶產生嬰兒搖晃癥候群,不可不慎。那么嬰兒搖晃癥候群早期有什么表現癥狀?
嬰兒搖晃癥候群發生的年齡從新生兒至4歲都曾有案例,大部分發生在1歲以前,主要是在10~16週大時。其原因常為幼兒哭鬧不停及大人無法順利安撫幼兒時,因而動怒以雙手置于幼兒腋下或雙臂,前后用力搖動幼兒,甚至以拋甩等方式,企圖阻止幼兒繼續哭鬧,但因搖動過于劇烈,最后不幸發生嬰兒搖晃癥候群。
視網膜出血;
硬腦膜下出血(尤其同時存在不同時期的血腫或慢性血腫);
腦部傷害之病變;
其他還有:視神經鞘出血、玻璃體出血、顱內出血、蜘蛛膜下出血、腦水腫、腦部廣泛性軸索受損、缺血缺氧性腦病變、顱骨骨折等。
臨床上的表現因受傷的程度而異,反應有哭鬧不安、嗜睡、抽搐痙攣、劇烈嘔吐、甚至嚴重至昏迷、呼吸因難、死亡等。
由于目前嬰兒搖晃癥候群被認為與兒童虐待或疏忽有高度相關,若寶寶除了上述癥狀,但臨床檢查未發現有明顯頭部外傷、感染、先天代謝遺傳疾病或先天出血異常;
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不明原因骨折或瘀傷,而癥狀與發生過程陳述不符時,就得高度懷疑。
由于腦部受損程度不一,嚴重可造成寶寶死亡。嬰兒搖晃癥候群的寶寶身上常見許多后遺癥,包括:智力受損、學習障礙、發展遲緩、肢體偏癱或功能障礙、視力受損或失明、語言障礙、吞嚥進食障礙、癲癇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