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8 14:42:54 編輯:本站整理 1095
很多人都喜歡吃魚,有人說魚對克肉有用,也有人說沒有用。那么,寶寶咳嗽有痰可以吃魚嗎?
寶寶感冒咳嗽期間是不能吃海鮮。燥熱寶寶受不了,還有可能會加重感冒的癥狀,另外海鮮可發生過敏現象,西醫來說感冒是可以吃雞和海鮮的,因為雞和海鮮有熱量,可以補充營養,但我們祖國的醫學是不主張吃雞和海鮮的,因為雞和海鮮在中醫來說是發物,會加重感冒的癥狀,所以感冒還是吃清淡些,多吃水果,多喝水,還有要多休息,嚴重的要看醫生。
孩子要是在咳嗽之類癥狀,飲食上是要特別的注意。如果吃藥了就不要吃魚,有解藥性,可以試試川貝冰糖燉雪梨水,來為孩子止咳潤肺,平時注意多喂水。
1、風寒感冒咳嗽有痰
寶寶有舌苔白,痰稀、白黏,畏寒怕冷咳嗽并伴有鼻塞流清涕的風寒感冒病癥,家長可以做清淡的魚湯給寶寶作為輔助食療調理病癥。
2、久咳有痰食欲不佳
當寶寶舌苔發白,久咳不愈,食欲不佳,不思飲食時,家長做些魚湯給寶寶吃可補充營養,調理寶寶久咳傷身的情況。
第一名:燒烤魚
魚肉中的維B2、B6、維A和維E損失都很小,只有維B1略有損失。同時,燒烤后,魚肉中的鈣、鉀、鎂含量顯著提高。這并不是餐廳里流行的泡著好多紅油的“重慶烤魚”,而是以日式餐廳中“曬烤青花魚”為代表的烤魚。從以長壽聞名的日本到以健康飲食著稱的地中海地區,這種做法都非常受人歡迎。它的具體烹調方法是用文火長時間烤制,不但香味十足,營養損失也很小。
烤魚時一定要掌握方法。烤時用文火,火焰一定不能接觸魚肉,以防魚肉烤焦產生致癌物。家庭可購買鐵質燒烤架進行烹調。
第二名:清蒸魚
會損失較多的維生素A和維B1,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保存良好。清蒸的確是比較健康的吃魚方法,因為烹調溫度較低,能很好地保證魚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不被破壞。
蒸魚時一定要等水充分沸騰時才上旺火蒸。蒸的原料體積盡量小、薄、以縮短蒸魚的時間。蒸好后不要淋明油。
第三名:水煮魚
水溶性維生素大量損失,維B1、B2、B6顯著減少,礦物質也損失。水煮魚,魚肉中的營養保存要比煎魚或炸魚高很多,缺點就是用油太多,專家建議,吃水煮魚等辣味食物前,可先喝杯酸奶,這樣可在胃里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辣椒刺激。吃時還可放一片面包或饅頭,先把魚肉上的油吸出,避免攝入過量的脂肪。
水煮魚調味應清淡。因為湯中溶解了大量的營養素,建議水煮魚要多喝湯。
第四名:微波烹調
維B1、B2、B6顯著減少,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降低,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保存良好。微波做魚溫度盡量低。能減少營養素損失,保留魚肉營養。
第五名:紅燒魚
經過油煎、淋明油等復雜操作,紅燒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損失都較大,而且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在餐館吃魚,最好不要選紅燒魚,濃重的味道會掩蓋魚本來的質地,讓不法餐館有用不新鮮的魚欺騙顧客的機會。紅燒魚在煎制時要盡量少放油,煎的時間要短。澆汁時少淋油、多勾芡,以減少脂肪的攝入。
第六名:油炸魚
高溫油炸使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大量損失,且脂肪含量顯著增加。炸魚時要掛糊,吃時剝開焦黃的外殼,只吃里面的魚肉,減少油脂攝入。
1、食療偏方
風寒咳嗽——應吃溫熱、化痰止咳的食品
(1)蒸大蒜水
做法: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蓋隔水蒸,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蒸15分鐘。
食用:晾溫熱后讓寶寶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功效: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簡單,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
做法:將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發黑,晾溫熱后讓寶寶吃桔肉。
食用:一次2—3瓣,一天2—3次。
功效: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咳作用非常明顯。
(3)麻油姜末炒雞蛋
做法:將一小勺麻油放入鍋內,油熱后入姜末,再打一個雞蛋炒勻。
食用:晚上睡前趁熱吃。
功效:止咳化痰,堅持吃上幾天,效果明顯。
(4)香菜黃豆湯
做法:黃豆10克加水煮15分鐘,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鐘,去渣加少許鹽。
食用:每天給寶寶分幾次服用。
功效:止咳化痰。
風熱咳嗽——應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1)川貝冰糖蒸梨
做法:把梨橫斷切開,去核放入2—3粒冰糖,5—6粒碾碎的川貝,把梨對拼好放入碗里,上鍋蒸30分鐘。
食用:一日分兩次食用。
功效: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白蘿卜水
做法:白蘿卜洗凈,切4—5薄片,放入鍋內,加大半碗水,燒開后改小火煮5分鐘。
食用:等稍涼后飲用。
功效:此方治療風熱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錯的,兩歲以內寶寶效果更好。
(3)馬蹄水
做法:3—4顆馬蹄去皮切成薄片,加一碗水煮5分鐘左右。
食用:給寶寶喝水,馬蹄也可以吃。
功效:可清肺熱,有生津潤肺化痰作用。
內傷咳嗽——應吃滋補食品,調理寶寶的脾胃,提高寶寶的身體素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