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5 17:15:35 編輯:5號網-linyin 664
孕期孕媽媽不僅體型會發胖臃腫,連四肢也會變得水腫。這是什么原因呢?對于年輕愛美的孕媽媽來說,身材的走形完全不能忍,那么孕期手腳腫怎么辦?
1、懷孕后,孕婦從懷孕第6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40%左右,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2、妊娠后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
3、懷孕后,內分泌功能發生變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體內水、鈉潴留較多,可引起水腫。
以上的幾個浮腫原因屬于正常現象。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見輕,是屬于生理性的,不必擔心。但如果水腫明顯,且無緩解,則應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及時診斷與治療。
1、妊娠后,從6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周達到高峰,并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后兩周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后,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由于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3、妊娠后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腫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見輕,是屬于生理性的,不必擔心。
以上的幾個浮腫原因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水腫明顯,且無緩解,則應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及時診斷與治療。
充足的休息
人在休息時,身體各個器官的負擔會減少,血液的供應不會那么緊張、不容易積聚,這有助于靜脈回流,水腫也自然會減輕或消失。
建議:所以,準媽媽每天要注意休息好,不要太過勞累。每餐后最好休息半小時,出去外面散散步,保持一定的午睡時間,每晚應睡9-10小時。上班的孕媽,每隔1個鐘就要起來走動走動,將腿抬高放在椅子上,采取半坐臥位,這樣水腫就會消退一些。
適當的保暖
寒冷會影響血液循環暢通,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水腫。
建議:孕期保暖措施必須要做好。比如夏季在空調房里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讓膝蓋著涼,最好穿件薄衣服,睡覺的時候要不要對著空調口,蓋好被子謹防著涼。
舒適的衣著
孕媽若是穿緊身衣物也會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發身體水腫喔。
建議:盡量穿寬松舒適的衣服,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尤其是下肢的衣物。長期站立或是久坐的準媽媽,較好選擇孕婦專用襪子和褲子。
正確的睡姿
右側睡姿也會導致壓迫下肢靜脈,增加血液回流的阻力,導致水腫。
建議:準媽媽可以采取左側臥睡姿,睡前把雙腿抬高15-20分鐘,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雙重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哦。
合理的飲食
懷孕后,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會下降,血液變得較濃稠,循環速度降低,這也是導致水腫的原因之一。
建議:孕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均衡,吃清淡的食物,少鹽少油,進食足夠量的蛋白質,蔬菜和水果,少吃或不吃難消化和易脹氣的食物,避免食用高鹽、加工、腌漬或罐頭食物,有助于調理身體消除水腫。
適當的飲水
孕期下肢水腫是子宮壓迫或攝取太多鹽分所致,非喝太多水的關系。
建議:有些孕媽以為水腫就是水喝多了,因此就限制自己的喝水量,其實,一般生理性的水腫準媽媽們無需過于擔心,無需限制飲水量。所以準媽媽仍要適量喝水。此外,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尿道炎。
適量的運動
借助小腿肌肉的收縮可以使靜脈血順利地返回心臟,因此,散步對于浮腫的預防是很有效果的。
建議:游游泳也是鍛煉腿部的一種運動。利用臺階,雙腳做上下運動,能鍛煉小腿的肌肉,從而有助于預防浮腫。通過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對于浮腫的預防也是很有效的。要記住按摩時要從小腿方向逐漸向上,這樣才有助于血液返回心臟。睡前進行按摩,可以解除腿部酸痛,有助于睡眠。
科學地泡腳
泡腳是利用滲透壓原理,刺激末梢神經,改善下半身循環不良的問題。泡腳可以使末梢血管擴張,增強擠壓血管力道,讓靜脈能夠回送血液,使得多余水分不易堆積四肢末端來緩解水腫。
建議:泡腳水的溫度不宜過高,控制在40-42℃即可,泡腳的時間也不宜過長,20分鐘左右即可。泡腳時,水深起碼要高過腳踝,最好到達小腿肚。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