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07 10:08:58 編輯:5號網-qiwen 0
過午不食減肥具體點來說它是屬于一種養生,并不是用來減肥,那么過午不食的午具體指的是幾點鐘呢?過午不食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呢?
所謂‘過午不食’,午時通常是指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照嚴格來說,是不要超過正午十二點,過了正午十二點零一秒就不能吃了。不過有時因環境的關系,不能在正午之前用餐,那至少也要在下午一點以前用完,否則午時全都過了。
不科學的過午不食對身體有害,過午不食應結合個人身體狀況,在科學的指導下循序漸進。
過午不食是指下午4點之后不再進食,有人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和身體能量負荷,減少能量攝入,有效調控胃腸蠕動,最終達到減肥健身的作用。過午不食對于肥胖患者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益,但是對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因其血糖容易降低或調控失衡,易導致低血糖。過午不食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是一種對飲食的調控。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當在內分泌科醫生指導之下進行,不應盲目過午不食。
采取過午不食這一方式時需注意,可通過減少攝入量來逐漸控制食欲,合理搭配,讓蛋白質、健康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維持在2:3:5。
佛教戒律。每日一餐,過了中午就不再吃食。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午食》:“古以不能夕食為病,宋 人言長年訣:夜臥不覆首,晚飯少數口。避瘴者訣:稍飲卯前酒,莫喫申后飯,似非常行之道。學佛者則過午不食,謂是佛所制……佛以日午食者,乞他食故。”亦作“過中不食”。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日中一食,日中者,日午也。即后世之所謂過中不食。”
午餐后不再進食,讓身體長期處于空腹狀態,沒有食物可消化,膽汁、胃酸就會出現空運轉。空運轉的時間一長,膽汁、胃酸就會出現逆流,腐蝕胃黏膜,形成消化性潰瘍及膽汁反流等。而且,身體內部有著自己的調控識別,長時間挨餓,會讓身體對這種行為作出調控反應,加強胃腸對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礎代謝率,使更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