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30 15:17:45 編輯:本站整理 1244
晚上的睡眠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這時候如果你使用一點美容訣竅,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提示主要是針對女性朋友們哦,男性朋友們就算了!
1、睡前第一步:嚴禁睡前吃宵夜
不想早上起床發現臉腫得像大餅一樣,睡前兩小時盡對要忍住不吃東西,尤其是含鹽量高的食用品是更輕易讓你水腫
2、睡前第二步:慎選睡前飲品
固然說睡前喝點小酒有助睡眠和健康,但過多的話會使血管膨脹,造成水腫。尤其是混合酒類、含糖汽水果汁等更是輕易腫喔。倘若真的要喝點有味道的飲品,不訪試試茴香茶、薄荷茶或甘菊茶,有助于舒緩脹氣,或是試試葡萄柚汁加上一點芥末,對皮膚也很好,但千萬別過量哦!
3、睡前第三步:仔細卸妝并洗兩次臉
不想隔天起床時發現眼妝沒卸干凈變成熊貓眼,前一天可以洗兩次臉。第一次先用乳霜狀卸妝品卸除彩妝,再使用膠狀洗臉產品洗凈油污。洗完臉后要立即擦上保養品保濕,避免肌膚過于干燥。
4、睡前第四步:給眼睛一點咖啡因
想要減緩眼睛水腫、改善黑眼圈魚尾紋眼袋,坊間有不少網傳聞的小妙招,像是敷茶包、敷熱湯匙等等。這些網傳聞也有原理可循,由于茶包里的咖啡因有收縮血管的功效,所以可以讓黑眼圈魚尾紋眼袋變淡。不過我們當然是不建議用茶包,倒是可以選擇含有同樣成分的眼霜,用起來才會安心。
5、睡前第五步:煩人痘痘變不見
發現臉上有痘痘快冒出來了,睡前可以在痘痘上厚厚地涂一層抗炎產品,再用藥用透氣膠帶貼起來并輕輕壓一壓,隔天會發現痘痘變小,也變比較不紅腫了。若是早上化妝時想遮痘疤,也可試試名媛孫蕓蕓的小秘方:先涂上遮瑕品,用蜜粉按壓后在上一次遮瑕,保證痘疤看不到。
1、溫牛奶
睡前喝杯溫奶有助于睡眠的說法早已眾人皆知,因為牛奶中包含一種色氨酸,它能夠象氨基酸那樣發揮鎮靜的功效。
放心,睡前喝牛奶不但不會胖,反而還可以補充身體里的鈣。
2、燕麥片
燕麥是很有價值的睡前佳品,含有富足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煮一小碗谷類,加少許蜂蜜混合其中是再合適不過了。試試大口大口的用力咀嚼,足以填補你的牙洞了。
同時燕麥片能誘使產生褪黑素,一小碗就能起到促進睡眠的效果,如果大量咀嚼燕麥片,效果會更佳。
3、全麥面包
在睡前感覺餓的時候,如果以上的不能讓你滿足,那么你可以選擇全麥面包,再加一片土司,搭配茶和蜂蜜,能夠幫助人體釋放一種胰島素,這種胰島素能夠使得色氨酸達到人腦并在那轉化為復合胺。
4、蜂蜜
往你的溫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一些葡萄糖能促使你的大腦停止產生進食素,進食素是最近發現的一種與保持清醒有關的神經傳遞素。
大量的糖份具有興奮作用,但是少量的葡萄糖能夠適時地暗示大腦分泌orexin(苯基二氫喹唑啉),這是一種新發現的與思維反應相關的神經傳遞素。所以滴幾滴蜂蜜到溫奶或者香草茶中也是有助于睡前放松的。
5、菊花茶
菊花茶之所以成為睡前配制茶飲品的首選,主要是因為其柔和的舒眠作用,是凝神靜氣的最佳天然藥方6、香蕉減肥香蕉實際上就是包著果皮的“安眠藥”,除了能平穩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還含有可具有讓肌肉松弛效果的鎂元素。另外,睡前吃香蕉不會引起發胖,因為它卡路里低,且食物纖維含量豐富,可以促進排便。
7、杏仁
杏仁同時含有色氨酸和松緩肌肉的良藥——鎂。所以吃少量的利于心臟健康的堅果也是催眠的又一妙招喔!
1:注意仔細洗臉
春日氣溫升高,皮脂分泌會變得較活潑,面皰之類的小痘會變得較活潑,常常會悄然露面。為了保持面部皮膚的光滑,你最好仔細洗臉。最重要的是要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洗面奶。而且,在使用前,別忘了多用手指按摩面頰,促進血液循環,使面容更加紅潤、亮澤。
2:“躲 避”紫外線
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會想起紫外線的存在。其實在春季,紫外線就已經開始對皮膚進行傷害。尤其在中午11時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紫外線的強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許多。
白天經常腦袋“放空”或昏昏欲睡嗎?星期一早上總是很難從床上爬起來嗎?如果是這樣,你一定會斷定:“我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害處,相信我們都耳熟能詳了:精力不濟、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甚至是機體的過早衰老。目前最普遍的說法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擁有的睡眠時間是7至8個小時,但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實驗卻得出了個聳人聽聞的結論:“每天睡8小時會讓你死得更快。”
這項實驗長達六年時間,由加州大學圣地亞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癥學會聯手進行。他們對一百萬名年齡介于30歲和102歲的對象進行了觀察。在這項實驗中,研究對象的年齡、病史、健康情況等都已被考慮進去,他們是跟與自己身體狀況相似的對象作比較的。
研究發現,每天僅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超過8小時,或少于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時的人,這個系數也要低于睡夠8小時的人。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