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09 13:27:50 編輯:本站整理 997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即將進入甜美夢鄉,突然就像觸電般地抖了一下,或者不由自主猛地踢一下,瞬間被驚醒。下面5號網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睡覺時為什么突然發抖?原來是一種病。
關于身體不由自主抖動,專家的解釋是:臨睡肌抽躍癥。這種無意識的肌肉顫搐,就是剛入睡時身體猛然一抖,而且通常會伴隨著一種跌落或踏空的感覺。有數據表明,大約70%的人在睡夢中抖過。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例如打嗝、睡眠中肌抽躍、或緊張、疲勞時出現的肌抽躍。偶爾睡覺時突然抽動一下的現象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樣偶爾發生抖動是在人處于“快速動眼期”的睡眠期,是伴隨著“快速動眼期”進入夢鄉時發生的正常生理現象。
青少年白天活動多,晚上夢境豐富,睡覺時發生肌抽躍,相對會多一些,一般人都是偶發的,一晚上不會超過四五次,動作幅度也不會太大。但也要注意如果頻繁肌抽躍,就可能是某種疾病造成的,專家稱可從以下幾方面查找睡覺抽動頻繁的原因。
1.過于勞累、白天壓力大,精神緊張。所以要多注意休息,放松心情。
2.缺鈣。有可能是血鈣低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亢進而痙攣抽搐,老人因鈣流失量比較多,可多吃些含鈣較多的蔬菜和水果,牛奶,豆制品,也可以多曬太陽,幫助鈣的吸收。
3.肝腎虧虛。如不是很劇烈,但頻次較多,在中醫上有可能是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宜用補氣養血藥物,平肝鎮驚。
4.不寧腿綜合征。主要發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有一種難以表達的特殊不適感覺,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運動,雙側同時受累或者在一側表現明顯。安靜時發作,有時僅僅持續數分鐘,嚴重的則整夜不停。這種情況需要服藥治療,臨睡前也可用溫水洗腳,或用艾葉水洗下肢,按摩局部肌肉。
5.病態性肌抽躍。這類肌抽躍原因不明,也沒有其它癥狀表現。
6.癥狀性肌抽躍。如果伴有頭痛、頭暈等狀況,需要腦部CT或磁共振檢查,判斷此種肌抽躍是不是由于腦部有病變而表現出來的癥狀,病因如:腦細胞的代謝性或儲存性疾病、腦的退化性疾病、腦缺氧后遺癥、腦外傷后遺癥、腦基底核病變、腦炎等。
1、減少咖啡;
2、在白天就做完工作;
3、控制壓力水平和睡眠模式都可能會減少入睡抽動。
忌諱一:開燈睡覺
很很多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有安全感,都會讓孩子在自己的臥室開著小夜燈睡覺,雖然短期來看,似乎孩子睡的更舒適了,但實際上長期下來,孩子很容易會對光源具有壓力,從而慢慢的會開始抗拒睡眠,具體表現為暴躁不安、情緒不寧,很晚都不睡覺等等!因為人的眼睛是很敏感的,在有光源的地方睡覺,人的大腦就會讓睡眠時間縮短,或者說讓深度睡眠時間縮短!而深度睡眠時間的縮短,也就意味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時間就更少了!長期下去自然你的孩子就長的沒有同齡的孩子高!
忌諱二:睡前各種玩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晚上的時候如果玩的太瘋,晚上的睡覺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些發狂的現象!或者說是玩太瘋了,直接半夜都不睡!這其實都是非常不好的,很容易影響到生長激素的作用!
忌諱三:睡前吃太飽
睡眠的時候,其實人體的各種器官也是要休息的,孩子吃得太飽,那就意味著要讓你孩子的胃加班工作!短期沒啥事,你的胃似乎也可以接受!長期下去的話,估計你孩子的胃會罷工的!建議晚上如果要吃東西話,還是以小零食為主,飲品的話還是以牛奶為主!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