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08 10:35:46 編輯:本站整理 386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自家的孩子老是動來動去的,于是開始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癥。那么,孩子多動癥有何原因呢?
1、遺傳因素:
家系和雙生子研究顯示遺傳因素是導致多動癥的重要原因。分子遺傳學研究顯示多動癥是一種與神經發育密切相關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
2、腦器質性因素:
研究發現母親孕期感染、接觸有毒物質、營養不良、吸煙、飲酒、各種原因所致宮內窘迫、非正常分娩、低出生體重兒以及生后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腦外傷均可能導致兒童神經發育異常,增高患多動癥的風險。
3、中樞神經遞質異常:
神經生化研究發現多動癥兒童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不足、多巴胺功能不足、5-羥色胺功能過高或相對不足,這些神經遞質被認為可以激活大腦皮層或強化社會行為,由此推測多動癥的病因可能是神經遞質失調所導致的行為障礙。
4、社會心理因素:
不良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均有可能增加兒童患多動癥的風險。兒童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環境中,精神常常處于緊張、壓抑、恐懼、不安和矛盾的狀態,容易出現沖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等行為問題,或加重多動癥的某些癥狀。不當的教育方式也是多動癥的危險因素之一,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過度放任或過度保護均有可能成為多動癥的引發因素。
5、其他因素:
有研究發現兒童過多食入含鉛食物,體內血鉛水平過高可能和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有關,有可能是多動癥的潛在病因。
兒童多動癥在醫學上一般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癥是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最為普遍的心理障礙之一。這類患兒的智能正?;蚧菊5珜W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
表現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中不注意細節或經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錯誤;
2、在工作或游戲中難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別人和他說話時常似聽非聽;
4、常不能按別人的指示完成作業、家務或工作(不是由于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
5、常難以組織工作和學習;
6、常逃避、討厭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
7、常常丟失學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學校指定的作業、鉛筆、書本或工具);
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現二:多動或沖動行為
1、常常手腳動個不?;蛟谧簧喜煌E?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環境中常常離開座位;
3、常在不恰當的情況下亂跑或亂爬(成人或青少年僅限于主觀感覺坐立不安):
4、常難以安靜地玩?;驈氖麻e暇活動;
5、經常忙個不停或常像“裝上了發動機”似地不停地動;
6、經常說話過多;
7、常常別人間話未完就搶著回答;
8、經常難以安靜等待或按順序排隊;
9、常打斷或干擾別人的活動(如插話或干擾別人的游戲)。
一、多動癥患兒興趣愛好少,即使兒童通過喜歡的游戲機、少兒電視節目等,也不能使其專心致志;而頑皮兒童卻截然不同,他們對感興趣的活動不但能全神貫注,而且還討厭別人的干擾和影響。
二、多動癥患兒的行動呈沖動性,且雜亂無章、有始無終。比如,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頑皮兒童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計劃和安排。
三、多動癥患兒自控能力差,無論在什么場合,都是忙碌不停,胡亂吵鬧,比如,在教室里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頑皮兒童不是這樣,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和嚴肅的場合中能安分守已,不敢胡鬧,自我控制能力較強。所以,不要見到幼兒多動,就以為得了多動癥,給頑皮兒童戴上多癥的“帽子”,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如果自己無法區分,可去專科醫院讓醫生鑒別。
黑豆珍珠煲烏龜
食材:50g珍珠母,50g黑豆,烏龜一只。
做法:
1.將黑豆放在鍋中炒熟,并且將珍珠母弄碎放置在紗布里。
2.將烏龜殺好并清理干凈,去除內臟,然后切成塊狀,并用熱水燙下。
3.取鍋,將上述3食材加水煲煮。
甘麥大棗核桃煲豬心
食材:10克無核紅棗,30g核桃肉,60g浮小麥,3g甘草,豬心一顆。
做法:
1.將豬心洗凈,切開除去凝血。
2.加所有食材一并放入鍋中煲煮。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