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4 11:52:20 編輯:5號網-qiwen 0
孩子的年紀也不小的,其它的沒有什么毛病,就是有一點沒有什么時間觀念,這孩子做事情沒有時間觀念應該怎么辦?孩子的時間觀念應該怎么培養出來?
1、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是在給孩子樹立榜樣,甚至可以說,家庭環境的教育會決定孩子的生活習慣。想讓孩子增強時間觀念,家長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盡量少說“等一下”“馬上”。
2、讓時間“看得見”
家長可以在家里顯眼地位置擺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手表,這樣家長就可以指指墻上的時鐘,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么磨蹭了。
3、制定時間任務表
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個計劃表,規劃好自己一天在哪個時間段應該做些什么。明確告訴孩子,一旦制定計劃必須嚴格按照內容實施。按時完成家長可以給予表揚和獎勵,孩子如果要放棄可以進行批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4、規律的生活起居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比如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后做作業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管的作用。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5、獎懲分明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和親子關系危機。由于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
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贊賞和表揚可以激發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孩子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使自己的時間達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率。這種觀念不光來自于他人的約束,更來自于自我的嚴格要求以及對自己和別人時間和生命負責的態度。
1、在家給孩子定規矩,制定作息時間
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因為對孩子大多是嬌慣的,認為小孩子小的時候懶一點沒關系,等長大就好了。然而很多孩子的時間觀念是小時候在家被爸媽慣壞的,沒有養成很好地生活作息時間。
孩子在家的時候是比較多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定規矩,比如吃飯時間控制在多少時間之內,在這個時間段里沒吃完就不能再吃了,形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會促使孩子形成時間觀念。
2、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連父母都沒有很好地時間觀念,那么孩子就很難培養時間觀念。比如家長答應孩子什么時候去游樂園,但并沒有履行這個諾言,第一會讓孩子覺得你騙人,對你的信任度會降低,再者就是孩子會認為你沒有時間觀念,這種影響是負面的,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
3、陪孩子玩時間游戲
時間游戲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和孩子比賽,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一項工作,讓他明確時間的意義。因為在小孩子的認知力,對時間是沒有定義的,時間游戲可以讓孩子懂得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游戲很有意思,也是一項很好地親子互動,可以把它延伸到任何事情上,可以和孩子比賽十分鐘誰看的書多,誰能先把牛奶喝完等等,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既拉近了親子關系,還培養了孩子的時間觀念,兩全其美。
1、 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做事情環境,把一些影響注意力的東西都整理到遠離孩子視線的范圍。
2、 給孩子設定一個完成事情的截止時間,時間一到,事情就堅決不能再做了。
3 、孩子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家長給與孩子一定的表揚和獎勵,而孩子拖拉磨蹭地完成作業,家長給與一定的批評和懲罰。
4 、孩子把既定的事情做完之后,家長不能再額外給孩子布置新的任務了,不能讓孩子感覺事情沒完沒了的。
5 、孩子把事情做完之后一定要給孩子充分自由的時間,這樣孩子才能有動力快速地完成事情。
6、 無規矩不成方圓,所有的規則都一定要堅決執行,才能改變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的習慣。
一、先天因素。有些寶寶本身就是天生的慢性子,不管外界有什么強烈的刺激依然他們的行動依然都很慢,這種就屬于先天氣質,所以家長要耐心的教導。
二、沒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即使寶媽在那說“八點了,快遲到了”,但是孩子還是在磨磨蹭蹭,那是因為孩子對于你說的八點沒有一個時間觀念。你可以跟孩子玩個游戲,例如:可以跟孩子一塊閉上眼睛體驗下一分鐘究竟是多長時間。
三、父母包辦。例如:早上起床再孩子磨磨蹭蹭不起床的時候,家長趕忙過去動手幫孩子穿衣服。導致孩子潛意識里認為“反正我磨蹭,有人幫我做”的想法,這樣會使孩子更磨磨蹭蹭。
四、動作不熟練。父母總是以一個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做事態度,俗不知孩子是需要一步步從錯的事情中成長起來的,例如:成人學打字一樣,都是從不會一步步到熟練的地步的。所以說“沒有磨蹭的孩子,只有心急的父母”。
五、有可能這件事情孩子不感興趣。例如:在家里,讓孩子幫忙收下玩具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就會慢吞吞的,任你怎么喊,我依然一如既往的慢。星期天帶孩子去動物園玩,孩子早早的就把自己收拾妥當準備出發。由此可見,孩子對他感興趣的動作就很快,反之,就會出現磨蹭的現象。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