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25 15:57:14 編輯:5號網-lkn 324
寶寶老是吐奶怎么回事?這是不少新手爸媽,所擔心的問題。其實寶寶吐奶有時候是很正常的現象,需要區分吐奶和溢奶。關于,寶寶吐奶怎么回事?寶寶吐奶是什么原因?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嬰兒的胃容量很小,胃部肌肉也很薄弱,支配胃部的神經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加上胃上端的門戶賁門部位的閉鎖能力還較弱,所以嬰兒吃飽奶后,常常會向口里回奶,這實際是溢奶而不是吐奶,雖然看起來像吐奶。
嬰兒在吸吮母乳時,往往會同時吸進許多空氣,哺乳結束后,隨著嬰兒身體的移動或被翻動(如給他洗澡或替換尿布時),他胃中的空氣會上升從氣管里跑出來,由于胃部的肌肉控制力較弱,奶會隨著空氣一起出來,就出現了吐奶現象。這種現象是嬰兒早期的正常現象,不是病癥,對嬰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不會有什么影響,所以父母不必太擔憂。
吐奶的原因是因為,寶寶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后,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1.改變喂養姿勢:媽媽抱著寶寶喂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癥狀。給寶寶喝奶粉時盡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坐著或站著比較好。
2.改變喂養時間:如果寶寶在吃完奶后出現了吐奶的情況了,那么媽媽們就要注意縮短給寶寶的喂奶時間了,不要長時間的給寶寶喂奶,這樣寶寶的腸胃就會比較容易消化。
3.改變喂養次數:如果寶寶有吐奶現象,應該適當的減少喂奶的次數,由以前的兩小時一次可縮減為3小說一次。
4.媽媽加強護理:如果寶寶吐奶時,有可能是肚子里喝進空氣了,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媽媽要及時把寶寶豎著抱一抱,輕輕的拍打拍打寶寶背部,讓寶寶打個嗝,就不會再吐奶了。
5.病理性的吐奶:如果用以上方法寶寶吐奶癥狀仍不好轉,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寶寶腸胃可能有病變,應及時去看兒科醫生,然后對癥下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