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19 16:18:11 編輯:本站整理 1029
關節勞損是一種骨科疾病,很多老年人都有這個病,這個病發作起來可是很難受的,下面介紹關節勞損用什么藥。
對膝關節有改善作用的有以下:
1、氨基葡萄糖,能夠潤滑骨關節面,減少磨損,并對關節軟骨有修復作用;
2、硫酸軟骨素,可為軟骨提供水分和養分,能有效地潤滑關節、增加關節的靈活性;
3、骨膠原蛋白,具有修復關節滑膜的作用,減少滑膜的滲出,消除腫脹,減輕關節疼痛。
勞損(strain),因超負荷使用而引起的肌肉或韌帶的慢性、機械性損傷。
損則調,勞則休。腱鞘病癥多起于勞損,故而,療治須以調休結合。調,則需以相應的藥膏按揉于腱鞘不適部位,使藥力綿延滲透皮膚,調和氣血循環,舒緩疼痛不適。休,則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莫過度活動患部,利于受損組織的康復。
1.不要提重物
如果提著較重的東西可以每爬半層樓就休息一下,或者幾分次提。
2.好上壞下
如果有一邊膝蓋已經出現問題,上樓梯時要健康的腿先上,下樓梯時則患病的腿先下,利用健康的腿上的肌肉支撐著身體,減輕對患病的膝關節的磨損。如果兩腳都有問題,就扶著扶手,一步一階,利用手臂力量的支撐來減少膝關節的壓力。
3.穿平底鞋子。
穿著高跟鞋時重心會向前移、偏離中心,為了不使身體往前撲倒,膝關節會被迫的產生彎曲,這樣對膝關節的傷害很大,所以需要爬樓梯的時候最好換一雙平底鞋。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后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藥物,適當休息,并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于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扎。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松弛,以利愈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扎固定位置相反。
若癥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復位不良,則應切開復位和內固定。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復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松弛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關節扭傷后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后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