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04 15:15:52 編輯:本站整理 458
1998年洪水以后,國家在工程措施方面,對長江中下游干流3000多公里的堤防都進行了大規模達標建設。此外,長江上游、包括三峽水庫在內,一些控制型水庫已投入運行,具有相當的防洪的能力。
目前,三峽的防洪庫容量為221.5億立方米,而上游還有20座控制性水庫有約142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共有363億立方米。
歷史上,1954年長江全流域的洪水要大過1998年。如果沒有三峽水庫,當遭遇1954年那樣的洪水,長江中下游大概有500億立方米的超額洪量需要分洪。有了三峽水庫,就減少大概100億立方米。何況國家在科學調度包括三峽水庫在內的這21座水庫上已經有了較成熟的經驗。“可以說,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洪水,我們都有科學的調度方案。”陳桂亞稱。
他同時坦言,實際上,大面積的洪水,其防御方式相對嚴謹成熟。相反,局地、短時極端天氣造成群死群傷的狀況卻時有發生。“我們不怕降雨‘陣地戰’,卻害怕它‘游擊戰’。尤其地形比較復雜、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其災害監測和防災難度也非常大。”
周兵表示,雖然厄爾尼諾事件已經結束,但另外一個極端氣候“拉尼娜”可能就要到來。科學家觀測,受大氣對厄爾尼諾響應得滯后效應影響,最近一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為-0.4℃,如果月平均海表溫度達到-0.5℃,將成為拉尼娜事件。
一般來說,拉尼娜出現后,我國有70%可能出現冷冬熱夏,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將出現“南旱北澇”等現象。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