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13 11:25:15 編輯:5號網-lkn 368
抗生素是我們日常生活里很常見的消炎藥,每種抗生素服用的劑量時間都不一樣,應該嚴格把控劑量,吃多了是對身體無益處的,反而會出現其他病癥。那么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是什么?常見的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誘發細菌耐藥病原微生物為躲避藥物在不斷變異,耐藥菌株也隨之產生。目前,幾乎沒有一種抗菌藥物不存在耐藥現象。
損害人體器官抗生素在殺菌同時,也會造成人體損害。影響肝、腎臟功能、胃腸道反應等。
導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腸道都有細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維持著平衡狀態。如果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敏感菌會被殺滅,而不敏感菌乘機繁殖,未被抑制的細菌、真菌及外來菌也可乘虛而入,誘發又一次的感染。
造成社會危害濫用抗生素可能引起某些細菌耐藥現象的發生,對感染的治療會變得十分困難。
肝臟損害抗生素吸收后在肝臟代謝,故肝臟易受抗菌藥物損害。
腎臟損害藥物經腸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謝物經腎臟排泄,故腎臟最易受到藥物損害。
神經系統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聽力、視力、周圍神經系統病變以及神經肌肉傳導阻滯作用等。
血液系統損害各類抗生素在長期和大量應用時都可以影響血細胞的生成,致血細胞減少,包括白細胞及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全血細胞減少即再生障礙性貧血。
消化道反應多見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等,幾乎所有抗生素都可引起。
不自行購買多數抗生素是處方藥物,不要憑想當然到藥店買藥,而應有病先看醫師,憑處方購藥。
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的,確有細菌感染時才有療效,需要專業的評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時不要動輒要求醫師開抗菌藥。
不任意服用對家庭小藥箱中儲備的抗生素類藥,要謹慎使用,最好到醫院確診后,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千萬不要盲目亂用。
不隨便停藥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就要按時按量服藥,以維持藥物在身體里的足夠濃度,因為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余細菌作怪而反彈。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