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4-15 08:10:16 編輯:5號網-hzq 0
聽說有人打完新冠疫苗后臉就腫了,這是藥物對臉部的刺激還是出現的正常反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看著“1.7億”的接種劑次看似很多,但實際上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國內疫苗接種率遠低于英美等國,而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達到70%到80%時才能產生群體免疫。
顯然,我國疫苗接種劑次遠遠不夠,更何況“1.7億”中還包含了單人接種多劑次的情形。可見部分民眾在是否接種的問題上,仍然猶豫,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擔心出現不良反應。一些網友留言表示,接種新冠疫苗后就會發燒、臉腫,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疫苗對人體來說是一個外來的抗原。考慮到新冠疫苗自身的特性及個體差異,接種疫苗后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但總的發生率相對較低。
換言之,并非任何人接種新冠疫苗后都會出現不良反應,只有少部分人會出現不適癥狀。
日前,科技日報記者在社區接種時簽署了《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知情同意書》,其上明確指出,接種該疫苗后發生的局部不良反應以接種部位疼痛為主,還包括局部瘙癢、腫脹、硬結和紅暈等,全身不良反應以疲勞、乏力為主,還包括發熱、肌肉痛、頭痛、咳嗽、腹瀉、惡心、厭食和過敏等。
完成接種后,接種者要在接種現場留觀30分鐘,沒有異常才可以離開。現場工作人員會告知受種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信息,受種者回家后如出現發燒不退或持續不適,應向接種點報告并及時就醫。
接種新冠疫苗后會出現頭暈,嘔吐,四肢乏力,精神不振,咳嗽,腹瀉等癥狀,都屬于正常現象,多喝水,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產品等,不能抽煙,如果感到非常不適,請到正規大醫院就診
這可能是偶合癥。
所謂偶合癥,是指受種者在接種時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期,接種后巧合發病。偶合癥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質引起的,即偶合癥的發生與疫苗本身無因果關聯。 與其他任何疫苗一樣,接種新冠滅活疫苗極少數人因個體差異可能會出現發熱、乏力、惡心、頭痛、肌肉酸痛等感冒發燒的現象,一般不需處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復,而且目前尚未監測到發生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因此接種新冠疫苗是十分安全的。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