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6-08 15:39:19 編輯:5號網-linyin 0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法定節日,并且在端午節的時候也是有很多習俗的,而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端午節的時候還會吃粽子,那么除了粽子還要吃什么的,因此我們便來了解一下端午節要吃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
1、粽子,端午食粽的習俗由來已久,且盛行不衰。南方粽子以蘇州、寧波、嘉興等地最負盛名,餡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棗泥為主;北方粽子以小棗粽為代表,常見餡料有小棗、果脯等。
2、茶蛋 ,在江西南昌等地方,人們喜歡吃茶葉蛋。在蛋殼涂上紅色,用各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愿孩子化險為夷,平安無事。
3、黃鱔,端午前后是一年里鱔魚肉最嫩、最營養的時候,不僅味道好,滋補功效也最佳,所以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4、打糕 ,打糕,就是把艾蒿和糯米飯,放進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物具有民族特色,大大增加了節日的美好氣氛。
根據民間的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著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后,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據悉,在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么?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民間也有其他的一些說法,但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
端午節吃粽子有“光宗耀祖”的寓意,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著“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粽子。而且吃粽子還有“功名得中”的寓意,因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坊間有傳聞,屈原就是在端午節當天投江自殺的,百姓不想讓屈原受到傷害,就往江中投粽子和其他食物,不讓江里的魚兒吃他,所以后人為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就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了。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也是有闔家團圓的意思,畢竟現在的端午節已經是法定節假日,每到端午節各地的游民便會回家與家人團聚。還有另外一層寓意,便是“求子”,粽子有諧音“中子”的意思,一直有傳聞吃了粽子就能得兒子的風俗,寓意人丁興旺的意思,總之端午吃粽子是好意,一定要記得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