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0 09:12:05 編輯:5號網-xweiyi 0
法定節假日放假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多數的節日在放假的時候都會調休,包括這次即將來臨的中秋與國慶的假期都是需要調休的,那么中秋3天假國慶7天假均需調休?法定節假日調休是什么意思?
8月19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中秋、國慶假期放假安排已出爐。中秋節:9月19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我國重要的團圓節日有兩個,一個是春節,一個是中秋節,放假期間正值交通比較繁忙的時候,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提前做好安排。
法定節假日調休是指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周六和周日)加班,用人單位本應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為使我國法定節假日調休安排更加科學合理,匯總此前問卷調查社會各方面提出的意見,提出3個調休方案再次公開征求意見。在這3個方案中,第一套方案春節放假3天,調借相鄰周六、周日形成7天長假。國慶節放假3天,不調休,假期固定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順延。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不調休,僅在當天放假,逢周末時周一補休。
中秋節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中秋節習俗代代流傳。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文化的多樣性。我們都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種優秀傳統,讓親情永恒,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1949年10月1日那天,在北京首都天安門舉行了開國大典,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見 證了歷史性的一刻,后來政協在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其實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我們國家每一年都會舉行大型的國慶盛典,同時舉行閱兵儀式。后來改變了制度,也是為了體現勤儉治國。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圣人節。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