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08:04:40 編輯:5號網-qiwen 0
因為一些原因有不少女孩都取名叫招弟的,但是長大之后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改名的,要是改名的話是需要什么手續呢?
據澎湃新聞網11月8日報道,近期,河南女孩芃芃(“招弟”)改名成功的故事引發網友關注,越來越多的“招弟們”通過社交平臺講述了自己的改名經歷。因沒有統一標準,對“招弟”這類名字的改名申請,大部分地區傾向于嚴格對待,且處理方式不盡相同,在一些地方這種改名依然困難重重。
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女性社會地位的顯著提高,重男輕女的傾向得到明顯改觀,但一些名叫“招娣”“引娣”“來弟”的年輕女孩,從學校到社會仍會飽受名字之苦——這樣的名字不僅叫起來不好聽,有時還會給她們帶來一些心靈傷害。
其實,很多“招弟”都曾動過改名的念頭,但改名之后帶來的身份證件、檔案、學歷證書等的變更,讓不少人一直猶豫不決。一些“招弟”花費大量成本最終仍改名失敗的經歷,更是讓一些人直接打消了相關念頭。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這是“招弟們”堅持改名的直接法律依據。然而,姓名登記本身屬于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定《戶口登記條例》也屬于行政法規體系,這也是“招弟們”改名屢屢碰壁的原因之一。
《戶口登記條例》制定于1958年,同年,有關部門發布了配套的《關于執行戶口登記條例的初步意見》。根據這兩個規定,在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當事人可以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姓名變更登記,但對何為“充分理由”沒有細化,對當事人申請改名的程序也沒有詳細規定。
現實中,一些“招弟”改名成功,有的是經辦人出于同情,有的是求助媒體后“特事特辦”。但更多的時候,一些地方為避免變更姓名引發的后續“連鎖”反應、為防范有人通過變更姓名逃避法律懲罰、民事糾紛等,會對此類申請慎之又慎。
客觀而言,類似“招弟”這種帶有性別歧視色彩和舊時印記的名字,對當事人工作生活的影響,可想而知。報道顯示,叫“招娣”“招弟”的女孩僅某一個省份就超過萬人。可見,這也不是一個小眾的事情。那么,有關部門對此是否能夠給予重視并積極尋求一些改變?
比如,有專家指出,“充分理由”完全列舉不太可能,但可以對其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作一定程度上的擴大解釋,以更好保證當事人的權利。再如,說“招娣”有違公序良俗也不為過,有關部門是否可以對此給予更大的重視和更多現實考量,進而對相關人員改名給予更大的支持和便利?
對個人姓名權利的尊重和保證,某種角度上是在與陳舊觀念“割席斷交”,也是對男女平等的遵從和踐行,期待更多“招弟”能夠改名成功。
改名字需要手續有:
1、提出變更登記申請(未滿十八周歲的,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并提交相關材料;
2、戶籍登記機關依法審查申請材料;
3、符合條件的,核準變更,發給新證。
改名字一般要五個工作日,才能審批下來。公安派出所應當在接到的申請材料5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的決定,需上報市公安局的,市公安局接到材料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決定。公安派出所在接到上級公安機關核準或不核準的決定后,2日內將結果通知申請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知,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要求變更姓名的,由本人或監護人寫出書面申請,在校學生由學校出具證明,經派出所所長批準后,給予變更。被收養或被認領的的人,年齡較大的需征得本人同意。凡因戶口登記部門工作失誤造成公民姓名差錯的,由造成差錯的派出所出具證明,經現戶口登記地派出所所長批準后,給予更正。
改名字的確很麻煩,第一本要表達改名意愿,第二理由要充,第三本要承諾改名引起民事律責任均由自承擔,且能更改,16周歲須由本提書面申請并持效證明材料報公安機關審批。
改名需本人提申請,經戶口所在地居委會同意,有單位的單位出證明同意,在校學生還需要學校同意的書面材料,把材料準備齊到戶籍地派出所找管片民警填一份變更戶籍的表格,經過審查后未發現有劣跡前科,然后找派出所所長批準,再到縣級公安機關找戶政科科長批準,再到主管局長批準,最后回派出所改名字。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