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29 14:02:23 編輯:本站整理 506
生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較多的,至于去不去皮很多人都不怎么關心,想去就去,不去就不去,小編今天告訴大家其實生姜是不需要去皮的!
姜的皮下富含殺菌成分,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幫助,但注意食用前一定要將表皮清洗干凈,以免有農藥殘留。
嫩姜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適合脾胃虛寒的人日常食用。另外,嫩姜辣味小,口感脆嫩,適合炒菜或腌制成糖姜等食品。老姜味道辛辣,可用來熬湯、燉肉,而且藥用價值高,有強健脾胃、預防感冒等功效。泡姜,即用各種調料泡制過的姜,能溫中散寒并止血。
有感冒癥狀時,大家常熬生姜紅糖水來緩解,但它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因淋雨發熱的患者,不適用于上火及風熱感冒。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人可每天用姜泡水喝,但一般人若想保健,一周喝一次紅糖姜水即可,當然也可在平日吃些含姜的食品,比如姜糖。
姜酚刺激腸道蠕動,雖然白天食用可以強健脾胃,但夜晚會影響睡眠、傷及腸道。民間俗語“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腐爛之后的生姜會產生黃樟素,人體一旦攝取了這種毒素,即使分量很少,也會引起肝細胞的中毒和變性,所以腐爛的姜一定要丟棄。
至于生姜入菜,為保持生姜藥性作用的涼熱平衡,一般不必去皮,洗凈即可,尤其在氣候寒冷的冬季,在烹調羊肉、火鍋等熱性菜肴時,最好是放不去皮的生姜,只有在食用螃蟹、苦瓜等寒涼性菜肴時或脾胃虛寒者,才建議去掉生姜皮。
1、脾胃虛寒者,或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涼食品,應去姜皮;2、患風寒感冒時,喝生姜紅糖水,此時生姜最好去皮;3、用生姜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適時,姜皮應去掉;4、治療水腫時,不去皮,因為姜皮有利水作用。此外,做菜時,可適量加入姜絲;早晨起床時,可先喝一杯水,再將生姜切成薄片,取四五片用開水燙過后,放入口中,含10~30分鐘后咀嚼咽下。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