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30 13:49:45 編輯: 459
生活中,有些人坐車暈車會出現嘔吐現象,人們常常認為是其身體弱導致的。那么,坐車暈車是什么原因呢?一起來看看吧。
暈車是由于引起的搖擺、顛簸,旋轉、加速運動等所致疾病。
暈車者應休息好.可在上車前將腰帶束緊,防止內臟在體內過分晃動,上車后雙目注視遠處,盡量少看近處物體,尤其在下坡時注意抓緊拊手,減緩慣性對內臟的沖擊,可含姜片.制陳皮.乘車前一小時服暈車藥。
運動病又稱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等的總稱。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產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群。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園囊和球囊。半規管內有壺腹嵴,橢園囊球囊內有耳石器(又稱囊斑),它們都是前庭末稍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半規管感受角加(減)速度運動刺激,而橢園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線加(減)速度的變化。
當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發生旋轉或轉彎時(如汽車轉彎,飛機作園周運動),角加速度作用于兩側內耳相應的半規管,當一側半規管壺腹內毛細胞受刺激彎曲形變產生正電位同時,對側毛細胞則彎曲形變產生相反的電位(負電),這些神經末稍的興奮或抑制性電信號通過神經傳向前庭中樞并感知此運動狀態;同樣當乘坐工具發生直線加(減)速度變化,如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園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并感知。
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運動病癥狀。
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又很大,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視覺、個體體質、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現運動病癥狀。
1、 乘暈寧(眩暈停)。在乘車、船前40分鐘用溫開水送服1至2粒,小兒酌減。
2、 感冒通。在無乘暈寧的情況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樣。
3、 也可用安定片1片,維生素B1兩片,乘車前40分鐘溫開水送服,亦能防止暈車。
4、 可取新鮮生姜1片,或鮮土豆1片,貼于神劂厥穴(肚臍),用傷濕膏蓋貼, 同時將傷濕止痛膏貼于內關穴,用手指輕輕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鮮姜,也有 一定的預防作用。
1.胃復安: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于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癥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后站立15~20分鐘后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5.桔皮: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折,然后對準兩鼻孔擠壓,皮中便會噴射出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余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聞。
6.風油精:乘車途中,將風油精搽于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于肚臍眼處,并用傷濕止痛膏敷蓋。
7.食醋:乘車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也不易暈車。
8.傷濕止痛膏: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于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9、 無藥之時,暈車者可在上車前將腰帶束緊,防止內臟在體內過分晃動,上車后雙目注 視遠處,盡量少看近處物體,尤其在下坡時注意抓緊拊手,減緩慣性對內臟的沖擊, 密封較嚴的汽車或汽油味偏大的車廂要注意通風,這樣有助于預防暈車現象發生,如 稍感不適,應立即選擇靠車前方合適位子睡覺,睡覺--往往是最好最省錢有效的防 暈車方法。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