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2-27 10:49:07 編輯:本站整理 666
腸胃炎和腸病毒雖都有腸字,但其實兩種疾病并不相同,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會因此搞混;專家指出,腸胃炎多半是肚子疼痛、腹瀉等為主,若為腸病毒感染,則會出現口腔特定位置的潰瘍或手腳有水泡等癥狀,尤其若有嘔吐現象,恐為腸病毒重癥。
包括病毒、細菌或寄生蟲等都會埋下誘發腸胃炎的危險因子,尤其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就是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醫師說,但腸病毒感染則是由腸病毒引起,一般是指?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病毒型的腸病毒會透過糞口傳播,也因此要特別小心患者接觸過的食物、水或器皿等。
醫師進一步說明,出現病毒性腸胃炎不只會使患者嘔吐、腹瀉等,也可能會合并發燒、肌肉酸痛等癥狀,不過雖多數患者都能完全康復,但嬰幼兒卻可能會因脫水、電解質不足,導致抽蓄,嚴重甚至死亡。
相較下,腸病毒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如手足口病,部分患者會有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等臨床表現;郭啟昱提醒,不管是傳染力強的腸病毒或是腸胃炎,預防疾病最好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多洗手,才能降低罹病風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