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09 15:48:36 編輯:本站整理 470
口內炎一般是指火氣大,嘴巴破裂,許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以為吃多水果就能好,那么,這到底是什么狀況導致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的解釋方式都會說免疫力下降,加上一時飲食不節制,吃到不干凈的東西,口腔黏膜受到殘存在嘴里的微生物刺激而破壞,就產生出破洞。而中醫認為引起嘴巴破的原因很多,并不是所有都是火氣大引起的,要先分寒熱虛實,都可以造成同樣的情況。
不過,還是要小心癌變的可能性。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是一種癌前病變,特征是出現在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塊,大多數患者無異常感覺。一般無法刮除,發生的部份可能是在口腔內頰部黏膜、舌頭表面,口腔底部黏膜、牙齦、顎部等部位都有可能發生。
雖然口腔白斑多屬于良性病變,但近年的研究發現,如果病灶處突然快速變大、出血或形成長久不愈的潰瘍時,轉變成口腔癌的機會就更高。然而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水痘、愛滋病,也會有口腔潰瘍的癥狀。
另外,口內炎是貝歇氏癥(Beh?et's disease)的典型癥狀,也常見于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病人?;氐街嗅t來看,除去口腔白斑不談,口瘡只是一個外在表現,引起的原因可以是心脾積熱、肺胃邪熱、陰虛火旺、陽虛浮火、寒凝、血瘀…,表現出來的情況也不一樣。
心脾積熱多是灼熱疼痛,表面多黃白分泌物,周圍鮮紅微腫;肺胃邪熱則見大小不等,表面多黃白分泌物,瘡周紅腫或有水泡;陰虛火旺是反復發作,灼熱疼痛,瘡周紅腫稍窄;陽虛浮火則會淡而不紅,大而深,表面灰白,日久不愈,服涼藥則加重。
另外,臨床上觀察到口腔黏膜常常破洞的患者,大多會有腸胃道的問題,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但就診斷上來看,除了局部的癥狀與癥候之外,還要四診合參,找出確切的問題。預防方法則是飲食均衡、避免烤炸油辣的食物,以及充足的睡眠。
這個方法是基于微生物在高濃度的鹽份之下,因為膜外的滲透壓太大,讓微生物的水份大量流失,細胞快速脫水而失去活性,就可以達到效果。好處是非常的省錢,也很有效果,但缺點是傷口會非常刺痛,且可能要使用第二次、第三次。
目前不知道機轉,但番茄里面的維他命C與D可以改善免疫力,而且,茄紅素也有抑菌的效果及抗氧化的作用,也許是因為這個因素去改善癥狀。
至于減緩口內炎的疼痛感,可以使用依照中醫理論下選擇的穴位按壓的方式。根據中醫理論,口唇是脾的外竅,與脾胃有著直接關系。
而經絡循行部份有五條經脈直接相關,足陽明胃經「環唇」、足厥陰肝經「環唇內」、督脈「上頤環唇」、任脈「環唇上」、沖任之脈「絡唇口」。但從疾病的病候來看,足陽明胃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伴演了重要的角色,使用的穴位以溫溜穴為主。
溫溜穴,「溫」指的是人體身里的陽氣,「溜」有流通的意思。是手陽明大腸經的郄穴,脈氣流注至此而深入。郄穴在中醫理論之中,是氣血匯集的大穴位,治療上可以達到很好的消腫退熱的效果。
取穴時先露出前臂,當我們把拳頭握緊,可以發現手的前臂有塊突起的肌肉,穴道位置大約就在這邊。準確一點講,把拇指翹起來會在手腕部位看到一個三角形的凹陷,凹陷的地方是陽溪穴;而將前臂拱胸,看到肘橫紋的尖端是曲池穴。在陽溪穴與曲池穴的聯機上分成12分,溫溜穴就位在這條直線上的5/12,詳如圖標。
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按在穴位處,前后左右地撥動穴位或是轉動手臂,找到最酸痛的點連續刺激3~5分鐘,再換手按摩。溫溜穴位除了能夠消除口腔發炎、牙齒痛、腮腺炎、舌炎的癥狀外,對于肩膀酸痛、發熱、腹痛也有緩解的功效。
此外,西瓜霜、甘露飲、玉女煎、清胃散…這些藥物都偏寒,對于有腸胃功能疾患的民眾,尤其是腸胃偏寒虛或寒濕的患者不太適合。
治療口瘡,可以用的方還有很多,如導赤散、瀉黃散、涼膈散、知柏地黃丸、理中湯、半夏瀉心湯、桂附地黃丸。
反復出現這種問題,大多是體內臟腑氣血出了問題,每個人適合的方都不同,還是要經過合格的中醫師辨證處方。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