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22 13:36:32 編輯:本站整理 556
常聽到有人說要健康就要吃素,要降血壓、降血脂那也吃素吧。那么吃素就可以達到降血壓的效果嗎?
有些人認為,吃素是100分的飲食型態,因為素食中含有大量新鮮蔬果及全谷根莖類,借此可補充較高的鉀、鎂、鈣、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因此,健康素食者較能維持理想體重;但其實,吃素不代表健康,如果吃的都是加工食品或油炸素品,還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應該是要吃健康的天然素食,才能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蔬菜和水果每日4~5份:
例如菠菜、空心菜、韭菜、茄子、金針菇、竹筍等各種類的蔬菜,以及香蕉、番石榴、柑橘、西瓜、香瓜、哈密瓜、桃子、獼猴桃等各類水果,都是營養又易取得的食材,蔬菜1份為100公克,水果1份約為個人1個拳頭大小。
吃素≠降血壓!得舒飲食6原則護健康?由華人健康網提供吃素≠降血壓!得舒飲食6原則護健康
主食中有2/3的全谷根莖類:
以全谷物、糙米、紫米、燕麥、麥片、薏仁、綠豆、紅豆、番薯、馬鈴薯、芋頭等,取代精致白米、白面制品。
白肉為主:
以白肉的魚肉、去皮的家禽類肉片等例如雞肉,取代紅肉的豬肉、牛肉、羊肉。
每天喝牛奶:
每天喝1.5杯~2杯的低脂或脫脂牛奶。
增加堅果種子類的攝取:
每天補充1湯匙(10公克)的堅果或種子,如花生、杏仁、腰果、核桃;選擇烹飪用油少的菜肴,用好的植物油取代動物油。
不亂吃:不吃甜食、點心、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
在飲食選擇方面,盡量少用調味,保持食物原味進食,是王宗道的飲食方式,也是他不斷提醒病患的正確飲食原則。自己烹煮料理在使用調味料時,要看清楚營養成分標示上的鈉含量,稍微計算一下每天的鈉攝取量,以每日不超過4000毫克為原則。
若是外食族,可以挑選味道比較清淡、少油炸、少勾芡、少高湯的食物,特別是菜肴下方的湯汁,千萬不要舀起來拌在飯中食用,總覺得這樣比較下飯,殊不知吃進了超量的調味與鹽分。
現在人們喜歡吃火鍋,愛吃麻辣鍋的人千萬別喝湯,而且食材在重口味的湯頭烹煮過,都已經有味道了,不需要再額外添加沙茶或是豉油等調味料,以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另外,日式料理也很受民眾喜愛,要注意的是,雖然日系菜色口味清淡,但腌漬品偏多,豉油、味噌都要減少食用。
正確的外食飲食方式應該是先注意食品營養標示,計算當日吃進去的鹽分與油脂,若無標示,則要避免油炸、勾芡類的食物,菜肴的湯汁要濾掉,選擇保有食物原態的料理,除了原本深色之外的食物,都盡量不要食用,如腌漬品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