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6 10:27:31 編輯:5號網-zhaowei 8895
太子參和黃芪都是比較常見的藥材之一,二者在功效上各不相同,適宜人群也不同。那么,太子參和黃芪一起燉嗎?
黃芪最主要的功效是補氣,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都可以服用黃芪,因為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對于太子參,它的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中醫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目前已被衛生部確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秋冬可以適當用太子參作為食療,滋補身體。 麥冬、黃芪、太子參都是很好的藥材,麥冬側重于養陰,而黃芪與太子參都側重于補氣,它們都各有秋千。
材料:黃芪15克、紅棗7枚、太子參10克。
做法:將黃芪、紅棗、太子參加適量水煮30分鐘,每晚臨睡前或清晨空腹時代茶給孩子喝。
功效提示:這款湯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復感冒的孩子吃。
材料:銀耳50克、太子參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湯1200克。
調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材料:太子參15g、黃芪15g、紅棗6-7顆即可
做法
避免金屬容器,可以在陶器、瓷器或者玻璃材質的鍋內,加4碗水浸泡1小時,再開大火煮開,小火煎熬20分鐘茶湯有明顯的清香氣即可,可以連續煎2次。
紅棗可以食用,太子參和黃芪口感不太好,喝茶湯即可,不用加糖,茶湯并沒有一絲苦味,但有些中藥味。
功效
對于滋養脾肺和氣血方面,都有不錯的溫和功效。特別是老年人,可以常常飲用。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