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23 14:46:32 編輯:本站整理 1711
大家知道粽子好吃,那么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嗎,粽子里面為什么要放堿水呢,堿水又是什么東西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放食用堿能讓粘度增大,吃起來粘粘的。放堿也是為了縮短粽子的蒸煮時間,使糯米更軟滑,色澤更金黃。不過,糯米先浸泡一段時間,浸泡時間長一些也能起到上述作用。所以,如果不是做堿水粽,只是為了縮短時間,沒必要這么做。當然,由于糯米粽材料偏酸,放入堿性食材能保持粽子的味道更加鮮。
1、把新鮮粽葉洗凈,表面沾水,不要擦干。
2、找個大點的袋子,把粽葉都盤起來,圍成圓圈的樣子,粽葉有韌性,不要用大力,免得把筋折斷了。
3、扎緊袋子,然后把放有粽葉的袋子放進冰箱儲藏室,注意一定要是冷凍的那個。
4、隔夜把袋子拿出來,把粽葉拿出來,放在盆里自動解化。
5、水化了就行,這種方法不用費時煮粽葉,也能使粽葉有韌性柔軟,而且粽葉的清香味比煮的要好的多,煮出的粽子更好吃。
如果是在自己家包粽子或能夠選擇粽子的材料,建議以雜豆類粽子為佳,如在粽子材料中添加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肉粽由于含有的油、鹽多,對人體健康不利,不建議多吃肉粽,但如果肉粽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那么營養價值和健康指數都能更高一些。
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腌咸雞蛋一斤放多少鹽?腌咸雞蛋10斤需多少鹽?腌雞蛋需要嚴格控制調理的量,不然會導致腌出來的雞蛋不好吃。不少……
C位是什么意思?明星站C位是什么意思 豬各部位肉的名稱圖片全解 鮮百合吃多了會中毒嗎?鮮百合的吃法禁忌 木耳要焯水嗎?木耳怎么焯水?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