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15 16:16:58 編輯:本站整理 97
一年四季中就鼠夏季最熱了,然而在潮濕的南方到了夏天更是炎熱的不得了,等到了立秋,也是要熱上一段時間天氣才會涼快下來。
一般來說,北方立秋之后,早晚天氣會轉涼;而南方的天氣,即使是立秋之后,炎熱的感覺也會一直持續到9月、10月,甚至更久。
在南方,一般有立秋后還有18天地火的說法。也就是說,立秋過后18天,天氣開始變得早晚涼,但白天依然會有35攝氏度左右的氣溫,有時仍會感到悶熱。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天氣才會變得真正涼爽。
在北方,則有“秋老虎”一說,即到了立秋后,一般早上和晚上會變得涼快,但中午還是比較熱的,早晚的溫差比較大。
自然現象,并無好壞。 很多人信奉立秋的早晚會影響到當季天氣,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其實并不會,影響秋季天氣的主要是下沉氣流、太陽輻射的強度、下墊面情況、人類的活動等的綜合影響,與立秋的早晚并無太大的關系。
1、不要暴飲暴食
秋季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易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因此,在秋季飲食中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建議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這些食物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
2、飲食以清淡為主
立秋后,飲食原則上要以清淡為主,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比如尖辣椒、芥末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這時候多吃一些芹菜、香菜等蔬菜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3、飲食不要過于生冷
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所以秋季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導致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其次,經過一個長夏后,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不宜選擇西瓜、梨、黃瓜等過于寒涼的食物。
4、應忌過燥的食物
中醫養生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我們在立秋以后就要少吃哪些煎炸的食物了哦。
1、祭祀、蓐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蓐收等儀式。漢代沿承此俗,并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2、貼秋膘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并且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3、煎香薷(rú)飲
香薷飲是中醫的一個古方,具有消除暑濕、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們在立秋前便紛紛買好這些藥,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時涼飲。
4、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行,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三月三仙家如何過?三月三仙家怎么接令旗?三月三是祭拜眾仙家的日子,因此,萬事要心誠,注意各種禮節細節。其中……
滿天星在花瓶里怎么養?滿天星買回來要養水嗎? 10度左右穿什么衣服?10度到20度穿什么衣服 春天桃樹打什么藥?桃樹春天什么時候打藥? 楓葉幾月份最紅?楓葉幾月的時候最美?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