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9 16:46:07 編輯:5號網-zhaowei 817
黃芪是一種中藥藥材,可以入藥,也可以日常食用。但是黃芪每并不是個人都可以吃,也不是隨時都可以吃。那么,春天能吃黃芪嗎?春天吃黃芪好嗎?
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墒钱斏眢w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
那么,春天就最好不要食用黃芪。春天的人體需要宣發,同時也是人一年中最容易患病的時刻,吃黃芪可以幫助人體關閉大門,但是春天需要的是排出體內的邪物,那么,關閉大門就代表邪物無法出去,那么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事情.
黃芪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的,它性甘、微溫,又有補氣、補脾等作用,是很好的一味藥。
黃芪是一味常見的中藥材,中醫認為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黃芪非常利于身體疾病的調養和身體的健康養護,特別是在中國古醫經典著述中所記載的黃芪具有補養三焦的功效與作用。那么,中藥黃芪的功效有哪些,什么人不適合吃?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產于我國華北諸省。黃芪來源於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乾燥根。清朝繡宮內稱其為“補氣諸藥之最”,民間也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1、表虛自汗: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并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于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