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2 08:38:59 編輯:5號網-zhaowei 1103
入伏是一年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個節氣,入伏之后天氣極為炎熱,很多人都喜歡去海邊玩。那么,入伏可以洗海澡嗎?入伏應該注意什么?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洗熱水澡。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洗熱水澡這個習慣給排除了,覺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夠清涼。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洗澡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體會覺得神清氣爽,并不會覺得出汗難受。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醫師張世卿表示,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對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出現四肢乏力、發困、食欲減退的人來講,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祛濕)20克、蒼術(通經)15克、白術(健脾)15克,效果會更好。
1、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干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皮膚過于干燥,容易得皮膚瘙癢癥,因此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士泡腳,結束以后最好使用一定的潤膚產品,讓皮膚保持一定的水分。
2、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并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
4、泡腳后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5、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宜,要隨時添加熱水以保持這個溫度均勻。
6、水應有一定的熱度,以40~50攝氏度為宜。以腳能忍受為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養生、強身的作用。
7、水量不可過少,一般應以淹過踝關節為度。每次浸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8、做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9、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復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十分重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