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7 09:41:30 編輯:5號網-zhaowei 1156
立冬是我國的重要節氣之一,這個節氣的氣候比較寒,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我國的每個節氣都有很多習俗,那么,立冬能出門嗎?立冬出門好嗎?
這個沒什么好不好的呀,我們那里是沒聽說過這個說法的,想什么時間出門就什么時間出門!
這個看自己了。相信不相信那一套。一年四季每天交通系統都那么多人出行。
立冬出遠門需注天氣預報,按氣溫帶衣服。
出行前提前關注所到城市的天氣情況,可以根據當地氣溫準備所需衣物。如果下雨的話,帶上一把雨傘。
立冬出遠門需研究出行路線,選擇交通工具。
規劃好出行路線,可以讓自己更加輕松方便的到達目的地。根據所選的出行路線,可以規劃出每段路程應該選用什么交通工具。最好詳細計劃,精確到地鐵/公交。如果路途比較遠,還要設計好中途短暫停留的城市,研究城市的地圖,特別是在乘車的車站附近的環境要了解清楚,計算好轉車與搭車的地點和需用的時間。
立冬出遠門需對所到城市游玩攻略做好功課。
如果有時間可以提前了解一下所到的城市都有一些什么樣好玩好逛好吃的地方,富裕的時間就可以到處逛逛玩玩,這樣才能不虛此行。
立冬出遠門需提前預定酒店和購買車票。
提前預定酒店,尤其是遇到節假日這種出行高峰期,提前定酒店不僅能保證你晚上有地方落腳,還能為你剩下不少錢。對于一些旅游城市,更是遇上周末都一定要提前預定酒店,不然很可能要露宿街頭了。提前買車票,尤其是火車票,保證手頭有票,心中不慌,運氣好還能買上臥鋪票呢。
立冬出遠門需可以準備一件長袖衣服,封閉的車廂空調較涼。
即使是在夏天,一些封閉車廂的空調總是涼得透骨,這其實對人的健康不利,特別是對于婦女和兒童來說,吹太涼的空調容易引發感冒。因此帶上一件長袖衣服可以保證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有健康的身體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每次出門,特別是臨時安排出差之類,整理東西總覺得找不到頭緒,出門以后才發現這也沒帶,那也沒有。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平時可以為出行要帶的東西列一張清單,并保存起來,每次出門之前,以此清單為模板加以增減就可以帶全要帶的東西了。出門必須要帶的肯定有: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金幣,鑰匙,如果是出差開會的話,記得帶上必備的文件資料。其他東西如果用錢能買得到的可以不在必備之列,但是還是建議帶上換洗衣服,洗漱用品等。
1、立冬意義: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冬”這個字在漢文的意思里極為絕妙,一是它與凍同音,人們聽到冬聲,即會聯想到凜冽的北風和寒冷的霜雪;二是它為無絲可傍身御寒的“終”字,意為天地萬物的活動都趨向休止,準備蟄伏過冬。人們一年可收成或勞累的時間也應該結束了,是收藏、補冬和養精蓄銳等待來春的時候了。
2、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我國古代將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