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4 16:41:08 編輯:5號網-zhaowei 7378
每年各地都會有降水情況,大體分布的月份是差不多的。但是每年的降雨量還是會有波動的。那么,2018年降雨量比2017年多還是少?2018年全年降雨量是多少?
我國年平均降水量約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為628mm,小于全球陸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亞洲陸面平均的740mm。這些降水量中有56%為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和植物蒸騰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徑流。我國河川年平均徑流量為2.6+e12立方米,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約5×10m。我國地下水總量約有8×10m,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存在著既密切聯系又相互轉化的關系,兩種資源在數量上有一部分是重復的。扣除這部分重復的水后,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為2.7+e12立方米m。
1、沒有明確的答案。
我國氣象部門一般采用的降雨強度標準為:
1、小雨:12小時內雨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小于10毫米;
2、中雨:12小時內雨量為5-14.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10-24.9毫米;
3、大雨:12小時內雨量為15-29.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25-49.9毫米。
暴雨的定量標準,各地并不一致,視具體情況而定。氣象上大致規定暴雨按強度分三級:
1、暴雨:12小時雨量等于和大于3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于和大于50毫米;
2、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于和大于100毫米;
3、特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于和大于250毫米。降雨在某一歷時內的平均降落量。它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的降雨深度(mm/min)表示,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的降雨體積(L/(s·ha))表示,是描述暴雨的重要指標,強度愈大,雨愈猛烈。計算時特別有意義的是相應于某一歷時的最大平均降雨強度,顯然,所取的歷時愈短則所求得的降雨強度愈大,年降雨量高的地區常常出現高強度的降雨。
2017年全國降雨量較多,降水日數會趨于正常,但要警惕我國夏季會出現北澇南旱,35度以上高溫日將較今年明顯偏多。
中科院大氣所ENSO預測系統預測2017年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2017 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正常略偏多。2017 年冬季,我國較于往年平均氣溫偏低,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偏多,北方地區霧霾天數偏少。
2017年氣候將處于極高或極低的狀態。2017年春季到來較晚,天冷,多雨,多霧霾,有低溫災害;2017年夏天炎熱,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雨水少,出現旱災,有區域性洪澇;2017年秋季氣溫偏高,多臺風,要注意防范;2017年冬季較常年明顯偏冷,有暴雪襲擊。
中國的氣候具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的季風氣候特征。由于中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較近,因之氣候受大陸、大洋的影響非常顯著。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風產生于亞洲內陸,性質寒冷、干燥、在其影響下,中國大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北方更為突出。夏季風來自東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質溫暖、濕潤、在其影響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熱同季。在夏秋季節,中國東南沿海常常受到熱帶風暴——臺風的侵襲。臺風(熱帶風暴發展到特別強烈時稱為臺風)以6—9月最為頻繁。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