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31 10:27:16 編輯:5號網-qiwen 0
自從孩子玩了游戲之后脾氣就變的越來越差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要是發現孩子在游戲里充值應該怎么教育?
游戲如同毒品,一定要遠離。開始減少,后來慢慢離開,沒機會 玩,以后就好辦了。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轉移注意力是關鍵。
1.可以比較直白了當說,賺錢的不容易,游戲都是虛擬,好好學習才是正確的方向,才能在社會中立足下去。
2.從了解這款游戲方面入手,需要讓孩子產生對于游戲的厭惡,失去不玩游戲的興趣,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報班學習。
3.可以講時事新聞案例,指出游戲過于沉迷的危害,讓孩子明白游戲不能給自己能帶來什么,要做一些更加意義的事情。
4.或者在發現孩子為游戲充值錢,你可以在孩子游戲禁用網絡,不讓孩子玩。
5.現在游戲都需要實名認證,如果沒有認證都要限制消費,如果是未成年充值的話,避免資金的浪費,也許可以向游戲客服指明退款。
6.如果孩子是拿你的手機來玩,有的手機可以設置兒童模式,可以讓孩子指定使用限時應用,就可以避免孩子用來玩游戲。
孩子小玩游戲充值2萬多塊,錢是可以退回來的。孩子如果年齡小,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幾天內充值游戲兩萬的行為肯定既不是純獲利的行為,更不是與其年齡或智力相適應的行為。
對于這類行為,只要家長事后不同意或不追認,都應屬于無效。也就是說,家長事后向游戲公司要求退款的行為是依法且正當的,游戲公司當然應及時將充值金額全部退還。
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孩子有沒有對游戲上癮
1.沒有網絡,沒有游戲就過不下去;
2.一玩游戲就停不下來;
3.總是將上網玩游戲作為第一優先的事,不管其他事情;
4.影響日程生活和學習。
手機和電腦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的同時,也在劫持我們的內心。我們永遠處于待命狀態,資訊和游戲的刺激導致我們專注能力下降,沒有了刺激,我們會覺得煩躁不安,我們隨時需要有事可做,有東西可看。
游戲提供給孩子及時的滿足和刺激,在虛擬的場景和過關的過程中又能產生成就感。在網絡游戲中,孩子可以掩蓋身份,幻想發展出另一種人格;可以玩各種角色扮演游戲,實現在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夢想;可以不必為后果負責,為所欲為。在網絡游戲中,孩子長久地處于預設和期待的興奮里,但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總想要更多興奮,從不休息,從不滿足。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