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01 16:44:41 編輯:5號網-qiwen 0
有的孩子脾氣不小,有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當父母們面對脾氣暴躁的孩子時,應該要怎么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應該怎么調節?
孩子脾氣暴躁絕對不要訓斥或者是體罰孩子。要給孩子充足的自由,不要過分的限制幼兒的活動。給孩子足夠的關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平時不要對孩子發脾氣。要隨時觀察他們的心理變化。盡可能的滿足他,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從不愉快的事件當中,盡快的擺脫出來。不要打罵責備幼兒,也不要過于溺愛,要多和孩子溝通,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后應該理智。
大多數暴躁易怒的孩子都缺乏耐心,性格也比較浮躁,要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可以讓孩子去學習一些修身養性的藝術班,比如畫畫、書法等,讓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增加他與別人交流的機會,在與別人慢慢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的改變暴躁易怒的性格,家長在生活中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潛移默化也會改變孩子的暴躁易怒。
1、可能和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沒有受到足夠重視有一定的關系,此種情況,家長需要多關心孩子,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多陪伴孩子。
2、孩子暴躁易發脾氣,可能是家長的過度寵愛,那么孩子稍有不如意,便大哭大鬧,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大發脾氣,此種情況建議家長不能過度遷就,以及寵愛孩子,要不然會加重暴躁易怒的脾氣。
3、可能和家庭環境也有一定的關系,若是父母經常吵鬧,脾氣暴躁,那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淀下來。同理孩子的情緒,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范。
2、協助孩子察覺、表達情緒 ,并理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么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響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之后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么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厘清情緒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癥下藥。
3、引導還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有教育專家曾說過,“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幫助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爸爸媽媽們不妨把這三個步驟告訴身邊的父母,不要再踩雷區,傷害孩子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