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16 11:15:49 編輯:5號網-liyun 344
許多家長為孩子不肯吃飯問題操碎了心,但是父母需要分辨,寶寶食欲不振究竟是身體原因還是飲食習慣造成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寶寶食欲不振該怎么辦。
常見指數:★★★★★
寶寶食欲不振,多表現為厭食、舌苔厚、腹脹,飯后惡心、反酸。
高發原因:
寶寶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厭食或食量減少,這是由于機體為了調節體溫,較多血液流向體表,內臟器官供應相對減少,以致影響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減低;加上天氣悶熱,小兒休息、睡眠欠佳,神經中樞處于緊張狀態,體內某些內分泌腺體的活動水平也有改變,這些均影響到胃腸道的活動;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由于大量飲水,使胃液被沖淡,以至食欲大減。
Tips:
飲食要定時:定時進食會使消化道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以后每當臨近吃飯時,整個消化系統便會動員起來,產生饑餓感,為進食作好準備。
多吃新鮮時令水果:夏季的瓜果品種繁多,其中很多瓜果既是食物,也有藥用價值。如西瓜,既具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又能補充維生素C、胡蘿卜素、氨基酸及果糖、葡萄糖等豐富的營養。
飲食清淡少吃零食:高溫天氣下,人體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泌也會有所減少。寶貝原本就胃腸欲的食物一些營養價值低、有礙消化的食物,如各種含奶油較高的冷飲、可樂型及含有色素的飲料、泡泡糖、巧克力、油煎食品等,應該少吃或不吃。
一、飯前洗澡胃口好
在夏天清晨和傍晚的時候,讓寶寶到戶外運動一下,寶寶玩耍、消耗熱量后,情緒仍處在興奮狀態,假使先幫寶寶洗個舒舒服服的澡,舒緩寶寶的情緒,就像大人泡完溫泉、全身放松后,自然能夠是胃口和情緒一樣大好。
二、媽媽花點心思變化菜單及形狀
例如可將餅干做成可愛、可用手抓取的形狀,將肉泥做成可愛的丸子形狀或卡通人物造型提高嬰幼兒的飲食興趣。家長要做一些對嬰幼兒有吸引力的食物,如面包、饅頭、小餛飩等都是嬰幼兒愛吃的食物。食物講究色香味俱全,尤其是顏色,可以增進寶寶對食物的興趣。
三、兒童餐適量放醋
在給兒童烹調食物時,可適量加些醋,有利于兒童身體健康。從兒童的生理情況來看,胃液的成分與成人基本相同,但胃酸卻比成人低。在給兒童烹調食物時,適量加些醋,有利于兒童的身體健康,吃些醋還可以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
四、及時補充水分
最好是白開水。出汗多的寶寶可以補充一些糖鹽水,也可以喝一些礦泉水,但不能用純水或純凈水來替代。另外碳酸飲料不能多喝,否則會增加鈣的流失。
1.寶寶之間的飲食量,不具可比性
由于遺傳、環境、體型、活動量等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正常寶寶對營養需要量個體差異性其實很大,食欲必然也有差異,因此,母親切不能互相比較孩子的進食量,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食欲不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食欲不振是小兒進食量與父母期望的進食量有差異,而被誤認為是食欲不振。
2.寶寶的食欲并不穩定
寶寶的食欲有時可周期性輕度增減,這些多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擔心。寶寶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厭食或食量減少,這是由于機體為了調節體溫,較多血液流向體表,內臟器官供應相對減少,以致影響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減低;加上天氣悶熱,小兒休息、睡眠欠佳,神經中樞處于緊張狀態,體內某些內分泌腺體的活動水平也有改變,這些均影響到胃腸道的活動;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由于大量飲水,使胃液被沖淡,以至食欲大減。
3.對喜愛的食物失去興趣
生活中的種種因素經常影響到食欲。在沒有情緒不佳、健康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不需要過于介意。
4.寶寶不肯吃飯,也不要強迫他吃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從米飯以外的食品中(如面包、面條、甘類)獲得相同的熱量,那么便不會造成任何問題。有時孩子會由于某些原因(身體不舒服或上頓吃得過飽)而食欲不佳,這時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如果這頓讓他餓一餐,也許下頓會吃得更香。
1.疾病和微量元素缺乏
寶寶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口腔疾病、缺鋅等導致食欲不振。
2.不良習慣和飲食安排
平時已養成吃零食習慣,對吃飯感到沒有滋味。點心的給予方式不適當,用餐的時間不規律,飯前飲用過多的牛奶、果汁等飲料,都會讓寶寶吃飯的時候食欲不振。
3.咀嚼能力不足
輔食添加不合理,有的孩子從小沒有鍛煉咀嚼,吃什么都囫圇吞下,碰到稍硬的食物,不是吐出就是含在嘴里。父母為了讓孩子將食物咽下,就給喂大量湯水,沖淡了胃酸。久而久之孩子食欲減退。
4.身體、情緒不佳
如果寶寶的活動量不夠,食物尚未完全消化,沒有饑餓感。寶寶過于疲勞或過度興奮,吃飯時想睡覺或無心吃飯,影響食欲。
5.不當的養育方法
養育的方法是否恰當,是否有過分嬌寵、放任的情形?用餐時母親有沒有過度地強迫幼兒用餐?有沒有給幼兒制造一個愉快的用餐氣氛?
6.嚴重的食欲下降,并伴有以下情況應考慮有疾病的可能:
嚴重的食欲下降如伴有精神萎靡、低熱,則可能為結核菌感染;
嚴重的食欲下降如伴隨腹痛、便血等,則可能為胃腸道潰瘍、寄生蟲感染等;
除食欲減退外,還有反應遲鈍、皮膚粗糙及發育不良等現象,則可能為甲狀腺功能低下;
嚴重的食欲下降若伴隨多汗、顱骨軟化等,則可能多為佝僂病引起;
足月新生兒拒食,常表示病情嚴重,應注意腦膜炎、敗血癥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