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2-26 14:31:23 編輯:本站整理 501
據統計每5位女性就有1位有子宮后傾的問題,若出現下腹悶痛、經痛或腰酸背痛等問題,甚至痛到連腰桿都挺不直等嚴重癥狀時,一定要找出子宮后傾發生的原因,加以治療,才會改善;那么子宮后傾會導致不孕嗎?子宮后傾不孕怎么辦?
子宮是一個以肌肉層為主的梨狀形中空器官,上面2/3稱為子宮體,下面1/3稱為子宮頸。子宮透過很多韌帶固定在骨盆腔中,使得大部份的情況下,女性站立時,子宮會水平的貼在膀胱上面,這時會呈現子宮前傾的自然狀態,80%女性的子宮是前傾的;但當子宮本體的長軸相較于陰道的角度是指向身體后方時,就稱為子宮后傾。
林克臻婦產科診所院長林克臻醫師表示,子宮依照在骨盆腔內及與子宮頸的相對位置,一般可分成前傾、后傾和前屈、后屈等現象,只是現在有許多人都容易將此兩種情形混淆。所謂傾,是指子宮整體和陰道上部連接部份為軸線比較時,子宮往前就是子宮前傾,往后就是子宮后傾。所謂屈是指子宮體長軸與子宮頸之間彎曲的角度,一旦子宮體向前彎曲,而子宮頸仍維持在原位,即是子宮前屈;相反地,若是子宮體長軸向后彎曲,則稱為子宮后」。
子宮是靠著三大韌帶系統固定在骨盆腔中,一是圓韌帶,會將子宮本體拉往前方,維持前傾;二是子宮薦骨韌帶,把子宮頸朝薦骨方向往后拉;三是寬韌帶和主韌帶,前者包覆整個子宮,后者是橫向韌帶。這些韌帶讓子宮雖然可以自由地上下左右移動,但是仍可維持在其位置,而不會移位。
子宮后傾的發生率頗高,約20%。林克臻醫師表示,根據估計,每5位婦女就有1位有子宮后傾的現象,但很多人是沒有癥狀和感覺的。
其發生原因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大類。其中,后天性常見的發生原因有骨盆腔發炎或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或卵巢長腫瘤,或生產過程中寬韌帶受傷而導致子宮移位,或是產后子宮變大、復原不良而形成子宮后傾,也有可能是因為停經引起骨盆腔韌帶松弛而造成。
林小姐到婦產科求診時主訴:醫師,我常常覺得腰酸背痛,就算不是經期來時也會下腹悶痛……,很不舒服。楊太太則表示:我腰酸背痛很嚴重,后來被醫師診斷出子宮后傾,尤其生理期來時,甚至會酸到無法挺直!林克臻醫師表示,這類的婦女病患不少,檢查之后發現,10位骨盆腔不舒服、下腹悶痛、月經量多伴隨經痛、腰酸背痛的婦女中,約7、8位有子宮后傾的問題。
至于子宮后傾為何會造成經痛或下腹悶痛等問題?林克臻醫師表示,除了子宮內膜異位癥本身,或是因為沾黏、肌腺癥造成的子宮后傾,原本就較可能引起痛經之外,當子宮后傾時,會使得血流不順,容易造成血液郁積,不易排出,因而產生下腹悶痛感或經期疼痛。
然而絕大多數子宮后傾的女性是不自知的,因為她們大部份沒有癥狀或很輕微,往往是在懷孕進行超音波產檢時才發現有此問題;嚴重者則會出現下腹悶痛、經痛和腰酸背痛等情形,在不堪疼痛折磨之下,主動就醫才發現。
林克臻醫師說明,女性如果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意外發現自己有子宮后傾的現象,不必太恐慌,沒有癥狀者不需要治療,就好像有的人鼻梁比較高、有人比較低,或是有人肩膀比較寬、有人比較窄,是沒有關系的,不必太擔心。
但當出現經痛、下腹痛或腰酸背痛等癥狀時,就不能等閑視之了!林克臻醫師提醒,必須先找出子宮后傾的原因,再對癥治療,以改善疼痛的問題,例如:若診斷為骨盆腔沾黏,則須進行沾黏剝離治療;若長子宮肌瘤或卵巢瘤,則予以切除;如果是產傷造成子宮寬韌帶破損,就將破洞補起來;如果是子宮的圓韌帶松弛,就將它縫至腹直肌的筋膜處,將之往前拉,就可改善子宮后傾的問題。
老一輩的傳統觀念認為,子宮后傾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林克臻醫師表示,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很多子宮后傾或后屈的女性也都順利懷孕生子。而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認為子宮后傾或后屈之后,角度歪掉,當精液進入陰道后,精蟲無法長驅直入進入子宮,就會導致不易受孕。但林克臻醫師說,其實這是無關的!因為精液30分鐘之后就會液化,就可以快速游動進入子宮內。
所以,子宮后傾本身不是造成不易懷孕的元兇,反而是形成后天性子宮后傾的原因,才是造成不孕的因素,例如骨盆腔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這些問題一方面造成子宮后傾,同時也影響女性的受孕機率。
此外,不孕的原因很多,包括男性因素、子宮頸因素、子宮因素、輸卵管因素、排卵因素、免疫及感染因素、不明原因……,必須過完整且詳細的檢查才能確知,而非子宮后傾單一現象所能造成。
有些婦女因子宮后傾而飽受疼痛之苦,就有一些人建議說:只要懷孕生子就可以改善這問題了!這是真的嗎?林克臻醫師表示,事實上并非如此,懷孕生子并不一定會改善子宮后傾的問題。至于為何有此一說?因為有人認為,懷孕后撐大的子宮會自動改善后傾的問題;或是認為生產之后,自然地將原本狹窄的子宮頸口撐開,血流變順暢,經痛問題也就跟著解決了,因此被誤以為是懷孕生產后改善了子宮后傾的問題。
事實上,生產非但不會改善子宮后傾,有人反而病情加重!林克臻醫師表示,倘若自然產時發生子宮寬韌帶裂開之產傷,有時會導致子宮后傾,或讓原本的后傾問題更加嚴重!甚至也有因為懷孕的結果導致子宮增大,而使原先正常前傾的子宮,產后反而變成后傾了!除非是原本子宮韌帶繃得太緊的女性,才有可能在生產過程中因韌帶有些裂傷而變得鬆軟,不再這么繃緊,才有可能改善子宮后傾的問題。
有子宮后傾問題的女性,若已出現經痛、下腹痛或腰酸背痛等嚴重癥狀者,應找出原因,對癥治療。至于癥狀輕微或沒有明顯癥狀者,林克臻醫師建議,可多做膝胸臥式,此動作很簡單,一天做4?5次,每次5?10分鐘,可以改變子宮的位置,緩解不適感。
膝胸臥式就是瑜伽中俗稱的貓式,此動作采趴著的姿勢,胸部緊貼地面,兩腿跪地與地面垂直成九十度,雙膝分開與肩同寬,注意臀部要抬高。此動作也常用于孕婦來矯正胎位不正,但避免飯后做此動作。
另外,林克臻醫師建議最好少穿高跟鞋,雖然鞋跟太高不會造成子宮后傾,但會加重子宮后傾產生的不舒服,因此建議改穿平底或低跟鞋。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