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1 09:54:10 編輯:5號網-linyin 873
順產雖然是最常見的生產方式,但是因為胎兒在媽媽肚子里分娩出來的這個過程有太多不可抗的因素,因此順產也有很大風險。那么剖腹產是不是就比順產安全呢?
如果在分娩時出現難產,會很危險,而剖宮產就會順利多了。
醫生解答:
實際情況不完全是這樣。對于產婦來說,順產是最自然的生產方式,對母體的創傷少,而且胎兒經過產道的擠壓,在肺內、胃內保存著的羊水,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排出,產后新生兒發生濕肺、呼吸不良等機會明顯減少。
從醫學的角度說,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手術自身的創傷,麻醉可能造成的意外,都是手術中不可回避的風險。
剖宮產對母體來說,可能會發生周圍臟器的損傷。由于胎盤經由腹部刀口取出,可能在產后發生刀口處子宮內膜異位癥。剖宮產分娩出血量,也較順產多。有的產婦腹部脂肪較厚,很容易發生皮下脂肪液化,影響刀口的正常愈合。
對胎兒來說,未經試產而先手術者,由于肺內存有的羊水沒有經充分的擠壓而排出,需要由醫生向氣管內插管吸取羊水,產后新生兒發生濕肺、呼吸不良等機會明顯增多。在有些情況下,如胎盤位于前壁、而且位置較低時,剖宮產要先將部分胎盤剝離后,才能將胎兒取出,有可能造成胎兒失血。
目前,剖宮產多使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麻醉后,常導致產婦血壓下降,影響胎盤血供,造成一些胎兒缺氧。
所以說,剖宮產存在著與生俱來的風險,對于生育年齡的女性來說,產后的避孕、再次妊娠等,必然面對的問題,也都因為由子宮的疤痕而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那在實施剖腹產手術的前后,媽媽們都將經歷哪些疼痛呢?
痛點一:注射麻醉藥
其實注射麻醉藥的時候并不算多疼,大部分媽媽會有酸脹、后背發涼的感覺,少部分人會感到有些惡心想吐。
痛點二:拽出胎兒時
不少媽媽在肚皮劃開時因為有麻藥的作用,并不會覺得有多疼,而當劃開子宮后醫生用力拽出胎兒的那一刻,會有種被掏空的難受感,同時也感受到疼痛。
痛點三:產后傷口疼
等麻藥的作用慢慢褪去后,傷口縫合處的疼痛開始襲來。在做完手術后的24小時內,醫院一般會給產婦一個鎮痛泵,以減輕傷口的疼痛。一般來說,產后7天傷口處的疼痛感都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在產婦咳嗽、翻身的時候。
痛點四:插導尿管
剖腹產全程都需要插導尿管,不少媽媽會覺得插導尿管時有些疼,剛插進去時有脹脹的感覺,接著有點脹痛。生完孩子之后,導尿管還要保留24小時,如果之后新媽仍然不能自行小便,那這樣的痛苦就得再經歷一次:重插尿管!
痛點五:產后宮縮疼
剖腹產和順產一樣,孩子出生后都要經歷產后宮縮的疼痛,而且剖腹產后的宮縮疼因為有刀口存在的緣故,會令人更加難以忍受。
宮縮疼都是子宮間歇性的收縮引起的。 產后子宮收縮的目的在于幫助子宮止血,并且將子宮內部殘余的血塊排出,以促進子宮的恢復。手術后護士一般都會幫助按摩子宮,這也就是很多媽媽們都怕的“壓肚子”,算是最難忍受的一種痛吧。
剖腹產后當天
剖宮產當天產婦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為這畢竟是一次大的手術經歷。這時會有導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適、心電監護的袖帶纏繞,后背還有鎮痛泵。
孩子出生后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提醒媽媽們在這時除了需要喂奶時喂孩子外,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以盡快恢復體力。產后還要多翻身,促進盡早排氣,也要盡早進食,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
剖腹產后第2天
產后第2天拔除導尿管后,要盡快活動,可以先坐起,再在床邊活動,再下地活動。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地臥床,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當鎮痛泵取走后,傷口會有疼痛的感覺,孩子吮吸乳房時會有子宮收縮疼痛,這些疼痛對于沒有經歷產程的剖宮產產婦來說就覺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過來。孩子吃奶時的宮縮疼就像是平時來月經時的輕微痛經一樣,是可以忍受的,只有這樣的收縮才促使子宮由一個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縮小成孕前的大小。
產后會有褥汗,這是孕期體內貯存的水分在產后以褥汗的方式排出體外,不要以為是體虛出的虛汗。每天都要換衣服,以保證身體清潔。護士會幫助產婦進行外陰清洗,保持外陰清潔。產后前兩天還需要輸液,以補充術中的損失和手術后不能盡快進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醫生還會給予產婦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剖腹產后第3天
第3天產婦基本就適應了宮縮的疼痛,這時醫生會給傷口換藥,可能會有小的不適。醫生會查看傷口有無滲血,有無紅腫發炎,了解傷口愈合情況。最重要的是這時開始漲奶(一般產后24~48小時就開始漲奶),需要產婦咬牙挺過這一關,可通過乳房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
一般產后第3天就可以在溫暖的屋子里洗洗頭,擦擦身子,并將頭發用熱風吹干。一周時可以在溫暖的浴室里洗洗澡,但要注意保護好傷口。產后每天要刷牙,保護好牙齒。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