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3 16:32:25 編輯:5號網-linyin 800
母乳喂養的寶寶只要喂養得當,一般都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從寶寶的大便就可以看出寶寶的身體狀況,那么,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怎樣正常?母乳喂養的寶寶需要補鈣嗎?
從寶寶的大便可以看出身體是否健康,但是母乳喂養的寶寶與人工喂養的寶寶的便便不同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吃母乳的寶寶正常大便是什么樣,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又是什么樣的。
正常大便的形狀和次數
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 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后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飽滿,吃奶情況良好,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干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并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里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
在母乳喂養時,細心的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新生兒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質量,也可以得知媽媽的營養是否適當,以便調整飲食結構及科學哺乳。例如:
新生兒的大便呈黃色,且糞與水分開,大便次數增多,說明新生兒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為糖分過度發酵使新生兒出現腸脹氣、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媽媽應該限制糖的攝入量,適當控制淀粉的攝入量。
當母乳中脂肪含量過多是,新生兒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糞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于營養,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后再給孩子哺乳。
當母乳中蛋白質過多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時,新生兒的大便有硬結塊,惡臭如臭雞蛋味,此時媽媽應該注意限制雞蛋、瘦肉、豆制品、奶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的攝入量。
當母乳喂養不足時,大便色綠量少且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新生兒常因饑餓而多哭鬧。這種情況只要給予足量喂養后,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當腸道感染時,大便呈溏薄或水樣的粘液便,且膿性腥臭,這時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總之,媽媽們細心觀察寶寶的身體變化,若發現異常,要及時找出原因。
如果大便有下例情況,則屬于異常,應當引起重視,并盡早請醫生診治:
①大便呈黃色水樣、蛋花湯樣、綠色水樣;
②大便中含有黏液、膿液及血液;
③大便的表面附有鮮血;
④大便呈果醬樣、柏油樣;
⑤大便象石灰樣,或大便呈淡黃色、發亮、而且在便盆中可以上下滑動等。
母乳喂養寶寶是比較科學的喂養方式,也是傳統的喂養方式。很多家長朋友擔心母乳喂養的寶寶會缺鈣,怕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所以想給寶寶補鈣。那么母乳喂養寶寶需要補鈣嗎?寶寶缺鈣的癥狀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解答這方面的內容。
無需補鈣
母乳喂養的寶寶,一般無需補鈣,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很少會存在缺鈣的情況。這類不需要補鈣的情況主要是針對足月生的、月齡在六個月以內的、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的,而且前提是母體不缺鈣。如果母體缺鈣的話,母乳喂養的寶寶也容易缺鈣。所以媽媽們在孕期和哺乳期都應該適當的補充鈣質,以免造成寶寶缺鈣的情況。
缺鈣癥狀
寶寶缺鈣的癥狀比較多。癥狀一,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常常會躁動不安,無緣無故的哭鬧。癥狀二,易出虛汗,就算氣溫低,以會出很多汗。癥狀三,頭發長得比較稀疏,色黃,易掉發,常出現枕禿的情況。癥狀四,出牙較晚,長牙速度慢。癥狀五,寡言少語,行為木訥,肢體動作和語言能力都比同齡孩子差。
母乳喂養寶寶需要補鈣嗎?一般來說,六個月內的寶寶,純母乳喂養的話,是不需要補鈣的,因為母乳中鈣含量高,能滿足寶寶對鈣質的需求。如果寶寶出現了缺鈣的癥狀,家長朋友一定要重視,為了讓孩子能正常的生長發育,孩子缺鈣時就應該及時補鈣。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