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07 10:47:08 編輯:本站整理 497
腎臟病其實是一個發病率很高的疾病。據調查,每100成年人就有10個慢性腎病病人,下面5號網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為什么容易得腎炎?慢性腎炎腎衰很難發現。
人類的很多器官其實是有代償功能的,輕度損傷可以代償而不知出現不舒服,腎臟就是其中之一。每個腎臟大概有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而每個腎單位都有很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僅有當腎單位損傷程度達到一半(50%)以上時,才會出現血肌酐升高。臨床上只有當90%以上的腎單位全部壞死后才可能需要透析治療。即便血肌酐出現了輕度升高,大多數人也不會因此而出現不舒服的感覺。不少病友甚至到了進入了尿毒癥期,才會出現不適。腎單位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損害,數量會越來越少。在臨床癥狀還未表現出來時腎功能已不知不覺地惡化發展,直到患者有癥狀再來就診時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了,此時的病情往往已經進展到了嚴重的階段。?
患者對腎臟疾病知識的不了解。很多患者在得腎臟病以前對腎臟和腎臟疾病的知識一無所知,而腎臟疾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往往不是十分特異(程度不等的腰酸、乏力、水腫、高血壓、尿泡沫增多等),容易忽略。還有些人對這些癥狀不以為然,覺得是勞累所致,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沒事的。不管是不經意的忽視,還是對疾病的滿不在乎,潛移默化中病情都在慢慢的發展惡化,所以當患者出現了比較明顯或經一般的休息不能緩解的嚴重癥狀才來就診,往往疾病已有了相當的程度。
慢性腎炎在腎臟類疾病中病理損傷較輕,僅有蛋白尿、血尿或是浮腫等相關癥狀,血肌酐等腎功能檢查一般在正常范圍內。近些年對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中發現,慢性腎小球腎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與治療,最終將會發展到慢性尿毒癥,雖然病理損傷較輕,但其危害性仍然不可忽視。慢性腎小球腎炎可有不同病因,治療重點也不盡相同,在我國慢性腎小球腎炎是尿毒癥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阻斷腎臟纖維化繼續蔓延損傷腎臟,將有效阻止尿毒癥的發生。在慢性腎小球腎炎治療中,關鍵是早期明確病因、準確判斷病情、積極有效阻斷腎臟纖維化治療,消除腎炎蛋白尿、潛血、浮腫等臨床癥狀,不易復發。引起尿毒癥的常見原因有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壓、藥物的毒副作用、慢性腎病及年齡因素。其中,腎病是尿毒癥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都將是尿毒癥,而慢性腎炎是首要原因,占55.7%。因此,盡早發現并治療慢性腎炎,對于預防尿毒癥非常重要。
1、水腫少尿者應限制鈉、水的攝入,食鹽攝入量為1~3 g/d。每日進水量不超過1500ml。記錄24h出入液量
2、每日測量腹圍、體重,監測水腫消長情況。低蛋白、低磷飲食可減輕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及高濾過狀態,延緩腎功能減退,宜盡早采用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低蛋白飲食(如雞肉、牛奶、瘦肉等),蛋白質的攝入量為0.5~0.8 g/(kg·d),低蛋白飲食亦可達到低磷飲食的目的。
3、補充多種維生素及鋅。適當增加糖類和脂肪的攝入比例。保證足夠熱量,減少自體蛋白的分解。
腎病患者進補需遵循低鹽、低脂、低嘌呤、優質蛋白的飲食原則,否則會影響腎臟健康,部分潛在腎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病友也不能大意。要注意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胃口變差,尿量明顯減少,尿液變色,水腫,腰痛等。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危害健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