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12 10:23:17 編輯:本站整理 430
我們中國人相對于外國人來說,在某個基因方面有缺失,喝酒更容易得肝癌,下面5號網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喝多少酒算安全?有基因缺陷的中國人最好不要喝。
中國人缺失專門用來代謝乙醛的乙醛脫氫酶基因,這個基因有問題,就不能合成足夠的乙醛脫氫酶來降解乙醛,乙醛就不能及時排除體外,過多的乙醛聚在體內就會導致我們喝酒更容易上臉(乙醛中毒,小編也是如此),也就更容易因喝酒“招來”肝癌或其他癌癥。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癌癥的發病風險。對于女性來說,更不應該喝酒。因為另一項包括1200萬多名女性的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只喝一小杯酒,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會明顯增加。所以,酒這回事兒不論男女,能不喝就不喝。如果你本身就不喜歡喝酒,最好不要開始,有些東西并不值得嘗試。如果你以前喝酒比較多,從現在開始戒酒并不晚。有研究表明,戒酒20年的人,得口腔癌、咽喉癌和食管癌等癌癥的風險和不喝酒的人基本一樣。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從現在開始行動一點,你的身體慢慢就會有所獲益。
喝酒有致癌風險,最好的就是不喝酒。但是你說我喝酒上癮,一時半會也戒不了。或者說我就喜歡喝酒,覺得有酒生活才有味。或者我是個調酒師,工作就是要喝喝酒。那么,偶爾喝少點問題還不算大。問題最大的是長期大量喝酒。酒精和癌癥風險是正相關的,喝酒越多,喝酒時間越長,患癌風險就越高。如果不得不喝酒,或者非想喝兩口的話,一天的酒精量,女性不能超過18ml,男性不能超過36ml。舉個栗子,根據每種酒的度數不同,女性啤酒一天不能超過350ml,葡萄酒不能超過150ml,度數為50°的白酒不能超過35ml。男性啤酒一天不能超過700ml,葡萄酒不能超過300ml,度數為50°的白酒不能超過70ml。還是要強調強調再強調,既然喝酒有致癌風險,且作為中國人,我們很多人體內又存在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最好是能不喝酒就不喝,特別是女性!
大量數據和既往研究證明酒精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頭頸癌,肝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等有直接關系。同時它極可能會引起胃癌和胰腺癌。不出意外的,和酒精關系最密切的癌癥類型來自喝酒會直接接觸的組織,2017 年來自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最新數據顯示:41% 的口腔癌,23% 的喉癌,22% 的肝癌和 21% 的食管癌均于飲酒相關。
1、“特殊人群”謹慎喝酒。酒精過敏的人群,不建議喝酒;“紅臉族”,也即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的人群,謹慎喝酒。
2、優先選擇糧食發酵釀造的酒類,不要選擇勾兌白酒,或者選擇有質量保證的紅酒。
3、挑選合適的喝酒時間。在對斑馬魚的研究中發現,乙醇的毒性呈現晝夜的規律,毒性在晚上時較弱,所以晚上小酌一杯可能比白天喝酒對身體傷害更小。
4、不要空腹喝酒。在喝酒之前可以吃些食物以減緩酒精的吸收,多喝水促進乙醇排泄。
5、適量飲酒不要勉強。小量飲酒對放松神經和心血管有積極的影響,但大劑量飲酒有害是毋庸置疑的,適量飲酒不要勉強,身體患病期間嚴禁飲酒。
1:酒精給女性帶來的風險看起來比男性更大,因此女性尤其不應該喝酒。美國有16.4%的女性乳腺癌是由飲酒引起的。
2:無論紅酒,啤酒,白酒,只要含有酒精,就是致癌風險。研究沒有發現紅酒的致癌風險和別的酒有任何區別。今年一項對超過1200萬名女性的數據分析后發現,即使每天只喝一小杯酒,女性乳腺癌概率也會顯著增加。
3:癌癥患者更不應該喝酒。研究發現,過度飲酒的患者,住院時間更長,手術次數更多,恢復更慢,醫療花費更高,死亡率更高。治療過程中,酒精可能降低化療藥和靶向藥效果,也可能增加放療的副作用。治療結束后持續喝酒,還會導致更高風險出現二次癌癥。
4:戒酒有用!戒酒20年以后,得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風險就和從不喝酒的人相似。這點和戒煙非常像。
5:俗話說煙酒不分家。如果喝酒的同時抽煙,癌癥發病率會進一步增加。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