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5 09:48:39 編輯:本站整理 887
癌癥惡病質這個詞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惡病質換言之也可以稱為惡體質,因為癌癥導致了身體的一些相關的副作用影響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醫應該怎么調理呢?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 ── 《素問.玉機真藏論》癌癥惡病質,又可稱為癌癥惡體質。當病患因癌癥的病情出現體重減輕、倦怠無力、厭食、易脹易飽、惡心、嘔吐、味覺改變及嗜睡、失眠,睡眠障礙,面色蒼白、貧血、消瘦憔悴、電解質不平衡等情況,且除了生理,還伴隨有心神不寧,焦慮,憂傷,恐懼等情志問題,我們就可會判定患者屬于癌癥的惡體質。
因為身、心、靈都變得脆弱,病人的生活品質、社交會變得很差,也容易發生感染、栓塞、心衰竭甚至死亡的危險。
中醫古籍中并沒有正式記載“癌癥惡病質”的病名,但若仔細來研究,其實有許多癥狀的描述與癌癥惡病質頗相似,也有不少論述提及如何以中醫藥為病患進行調理改善。
例如在《素問.玉機真藏論》中提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其中描述的病狀就與晚期癌病合并癌癥惡病質非常相似。
中醫學認為惡病質并非獨立的疾病,它可發生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癌癥常有“本虛,標實證”的說法。本臟有虛,再加上實邪來襲,疾病便產生。本虛標實時間蘊久,癌癥便有機會發生。而癌癥惡病質末期,于中醫證型趨于“氣血陰陽俱虛”,基本上不單純 屬于實熱證。
辯證、扶正、祛邪以對治
要提升病人本身的正氣,進而提高生存品質,延長生存時間,就必須采取“扶正祛邪法?!被诎┌Y惡病質治療現狀,中醫的介入著重在整體治療的觀念、經由辨證論治的思考,依循傳統醫學指導,以扶正為本,兼以祛邪。調理臟腑陰陽 氣血功能,以期盡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其中,因研究顯示癌癥病人往往有氣虛現象,“補氣”是治療中的重要原則。
因此,中醫經常用“以益氣為主,兼佐養肝、滋陰顧腎、溫腎助陽”的法則來治療癌癥惡病質,并針對各種副作用,給予不同的調理方式。目前也有許多醫療院所都在發展中西醫共治癌癥的模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治療出現副作用后轉介中醫,透過中藥方帖、針灸、溫灸、穴道 按摩等方式緩解癥狀,使患者能持續接受治療。不過,其實,癌癥治療中的每個階段都可以透過中醫的介入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治療前:發現者
初期診斷出癌癥后,中醫可透過把脈得知病患最原始的癌病脈證。這時 候,就可依患者體質予以“扶正”、“祛邪”。這兩種方式有時并用,也有時或先、或后進行。
治療期間:保護者
西醫療法長于驅邪,但攻邪之藥會傷正氣,扶正太急也會留邪。開始治療時,可利用中醫擅長固本的優勢,加以正氣、扶虛,或者定期把脈,確認肝、腎正氣是否足夠。
如:開刀后,首重“正氣”,以增加體力、加速傷口恢復;化療后,則以“排毒”為主,“正氣”為輔,以減少副作用、顧肝固腎。有時候,也會視情況給予抗癌、驅邪、苦寒的藥物。若是接受電療,因屬火熱、攻血法,易傷及體內津液,所以會以滋陰為目標。
針對不同的副作用,中醫還會進一步做問聞辯證,并給予不同的治療介入與營養建議。我也提供一些藥膳料理,以“黃耆”、“人參”等藥膳入菜,供癌友們參考。(見第 153 頁)一旦能改善副作用,就可避免病患因治療的不適影響營養攝取,降低惡病質發生的機會。
治療后期:防守者
后期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復發。西醫治療后,通常約3至6個月病人才會回診檢查,日后甚至一年、兩年做一次追蹤。但治療后半年,因正氣耗損,是身體最虛的時候,任何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病邪趁機肆虐。
因此,中醫也可扮演更主動的角色,透過把脈了解身體正氣的恢復狀況、加以調養。當然,尋求中醫協助之前,最好先與原本治療的醫生、團隊溝通,千萬不要因為怕醫生生氣而刻意隱瞞,過程中,也應讓醫生充分得知正在服用哪些中藥,以免造成交互作用。
小叮嚀:越貴的中藥材越好嗎?
要提醒的是,中醫藥材的挑選原則守重安全性,必須確保無農藥、重金屬殘留?;颊吆茈y光靠外觀、氣味分辨,因此必須靠政府與醫療團隊來把關。一般來說,只要是來自設有中醫部的醫療院所,都有層層檢驗的把關機制,民眾可安心服用。此外也可以是否有GMP認證的藥廠加以辨識。
至于朋友推薦、來路不明的中藥則因較難追蹤來源與制程,不建議嘗試。尤其若有人推薦特別昂貴的藥材,千萬不要輕信。就我多年的治癌經驗,“好的中藥一定是人人都負擔得起的”。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