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22 14:05:42 編輯:本站整理 932
大暑和三伏是兩個概念,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三伏的概念是根據節氣和干支共同決定的。
夏至三庚數頭伏,就是說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入頭伏開始,每10天算是一伏,入伏后頭10天是初伏,第二個10天是中伏,第三個10天是末伏。
我們古代的干支紀年法,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用干支來表示,這叫生辰八字。夏天之后的第三個庚日,就是看夏至之后的每天的干支,每10天會有一個庚日,第三個庚日,有可能是夏至之后的第20天至30天之間,所以每年都是不固定的。
傳統的計算伏天的方法是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那么,2016年什么時候入伏?我們可以計算出:
2016年的三伏天總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飲食清淡,并及時補水。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