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04 15:33:10 編輯:5號網-hzq 640
因輸血導致的事件在國內發生的也不少,基本上都是因為血源不安全造成的,那么輸血過程中到底可能傳染哪些疾病呢?輸血過程中又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吧!
在城市中,很多固定的獻血點和流動的獻血車,為大家獻血提供便利。醫院也提供獻血窗口,有愛心的朋友們就會根據自身情況獻血。這些血液進入血庫后,要先進行檢測,先經離心機分離成血清和紅細胞,再進行血型檢測、轉氨酶檢測、酶聯免疫檢測以及核酸檢測。但是這些血液常規檢測的方法和技術檢測的對象是病毒的抗體(如丙肝抗-HCV)或抗原(如乙肝HBsAg),而不是病毒本身。有些人感染了病毒,這些病毒進入人體后,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產生抗體,從感染到產生抗體的時間段就是“窗口期”。若供血者處于抗體窗口期,血里面已經有病毒了,他去獻了血,這血輸給別人,被輸血人感染率應該是百分之百。血站嚴格按國家規定做了抗體篩查,但是因為在抗體窗口期,出現感染這種情況,血站是沒有違反國家規定的。
最常見的有窗口期的疾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它們的窗口期長短也不一樣。隨著醫學不斷進步,“窗口期”在不斷縮短。乙肝、丙肝、艾滋病由原來的50天、72天、22天縮短至現在的25天、59天、11天。如果感染這樣的病毒,且在“窗口期”獻血,是無法檢測出病毒的,與此同時,在這個階段病毒的感染性是最強的,也就是說獻血者本意是處于好意,但卻誤做壞事,將疾病傳染給了受血者。
1 輸血前必須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方可輸入。
2 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用標準輸血器進行輸血。
3 取回的血應在 30 min 之內開始輸注, 決不允許長時間置于室溫下或無溫度監控的冰箱里,除手術室,急診室,監護室外,原則上逐袋領取,現輸現拿。輸用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0.9%氯化鈉溶液。
4 輸血前后用靜脈輸注 0.9%氯化鈉溶液沖洗輸血管道 。連續輸注不同獻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液輸盡后用靜脈輸注 0.9%氯化鈉溶液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連續進行血液成分輸注時, 輸血器應至少每 12 小時更換 1 次(室溫過高,適當增加更換頻率)。
5 有多種成分輸血需要輸注時,應優先輸注血小板。
6 如果有可能,兒科患者應使用特別的輸血器 ,使全血 、成分血先流入與輸血器相連的一個有刻度的容器中對輸入容量和輸入速度準確控制。
7 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 尤其是開始輸血的前 15 min內要慢,不超過 20 滴/min,然后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
8 輸血的時間限制: 血液一旦離開正確的貯存條件就有發生細菌繁殖或喪失功能的危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