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10:48:25 編輯:5號網-jj 0
通常我們大家對于劃龍舟是非常熟悉的,并且都知道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地區都會劃龍舟,但也有很多人不懂,那么我們便了解一下劃龍舟是什么意思?劃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劃龍舟,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劃龍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眾性集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船人數,額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稱的“三十六香官”。鑼聲一響《招魂曲》一唱,十里八鄉的人們便聚集到一起,用劃龍舟這種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紀念屈原。自宋以來,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到五月三十日,東莞人們劃龍舟,洗龍舟水,趁龍舟景,吃龍舟餅,食龍船飯,唱龍舟歌,沿襲至今,稱為龍舟月。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萬江舉行大型龍舟錦標賽,被譽為“東莞龍舟第一景”,有詩歌云“五月初一龍抬頭,萬江河上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昊、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于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漢族的賽龍舟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要,端午期間“劃龍舟”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今年6月7日是端午節,按照傳統習俗,端午節前后一般都會有一些群眾性龍舟活動。端午龍舟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群眾性民俗文化活動,活動參加人員多、持續時間長、占用水域資源廣、易誘發險情事故,所以,龍舟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家在歡慶傳統佳節的同時,牢記“安全第一”,切莫麻痹大意,要積極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確保龍舟活動安全。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