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2 09:26:41 編輯:5號網-lj 0
現在的情況不太好有很多公司都是在面臨裁員的情況,挺有有超2萬人在在美科技行業裁員潮中下崗來看看是怎么回事?裁員和辭退究竟有哪些區別?
裁員潮正在席卷整個美國,而且趨勢愈發嚴峻。
全球再就業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雇主10月宣布的裁員人數增加了13%,從9月份的29,989人上升至10月的33,843人,創下2021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高管們對經濟越來越悲觀,美國科技行業在10月減少了9587個工作崗位,刷新了2020年11月以來的紀錄。另據Crunchbase的數據,今年已有超過5萬名科技從業者被解雇。
而連創新高的裁員數目前依舊沒有好轉的跡象,存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11月以來,美國裁員潮持續惡化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美國已有包括英特爾、谷歌、Coinbase、Robinhood、花旗、巴克萊、特斯拉、奈飛、推特、Meta、微軟等在內的超20家大型科技公司及機構進行裁員。尤其是11月份以來,裁員基本成為美國科技公司、機構的“日常操作”。
11月3日,全球最大的在線零售商亞馬遜(AMZN.US)宣布,因宏觀經濟前景惡化,公司已經決定暫停招聘新的員工;同日,外媒傳出,投行摩根士丹利預計未來幾周在全球范圍內開始新一輪裁員。
11月4日,馬斯克接管推特之后,啟動了大規模裁員計劃,裁員規模超3000人。知情人士透露,最終裁員人數可能達到7500人。
11月8日,據傳,由于第三季度投行業務收入下降,巴克萊和花旗銀行均已開始裁員。知情人士表示,花旗銀行是本周第一家開始動手裁員的銀行,計劃裁員數十人,而巴克萊緊隨其后,計劃裁員約200人。
11月9日,裁員潮迎來本周高峰,多家科技公司集體宣布裁員計劃。
Lyft的聯合創辦人宣布本周四第二波裁員13%,約裁掉700名員工,創辦人強調經濟衰退的隱憂,并預計車隊保險成本會增加,Lyft有5,000多名員工,其中不包括司機,該公司7月份第一波裁員約 60人。
另外,數位支付公司Stripe也周四宣布裁員14%;利用國家籃球協會和國家橄欖球聯盟的內容創建不可替代代幣的Dapper Labs公布裁員22%。
最為重磅的裁員消息莫過于Meta。Meta周三宣布,啟動公司首次大規模重組,將裁員11,000多名員工,即13%的員工,以應對數字廣告市場下滑和股價下跌的困境。
本次裁員是Meta18年歷史上首次大規模裁員,雖然低于上周馬斯克的推特裁員百分比,但Meta員工的失業人數可能是一年來大型科技公司裁員事件中最多的一次。
裁員背后:美國通脹及衰退風險陡增!
對于美國科技大裁員背后的直接原因,或許大部分讀者已經猜出個大半。今年以來,美國通過加息(年內已升息3.75個百分點)來對抗40年最高的通脹,使科技行業前景黯淡,疊加需求低迷,導致美國數萬名科技員工被迫離職,離開以前被認為是安全且高薪的辦公室。
據悉,2021年科技五巨頭——蘋果(AAPL.US)、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L.US)、Meta(META.US)和微軟(MSFT.US)的總利潤還一度達到1.4萬億美元,營業增長率同比2020都高達20%-40%之間,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增長率就斷崖式下滑到10%左右。
與此同時,美聯儲如此激進的貨幣政策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不斷放大,促使投資者追求美債或其他抗通脹的資產,進而觸發了美國科技股的“戴維斯雙殺”。
近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史蒂夫·漢克在采訪中直言,如果美聯儲繼續實施緊縮政策,那么美國經濟在2023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達80%甚至更高。
在此背景之下,擔憂美國經濟落入衰退的風險更大,各大科技公司及投行的高管警告說,未來營運會更艱難。
Stripe執行長科里森給員工的備忘錄提到裁員的原因包括通貨膨脹居高不下,能源高漲、利率大漲、投資預算被砍,創業資金更少;SnapInc表示,裁員是以便為預計將持續到2023年的低銷售增長期做好準備;高盛表示,計劃放緩招聘,來節省在這“具有挑戰性的運營環境”中的開支;亞馬遜負責人員體驗和技術的高級副總裁在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說:“我們面臨不尋常的宏觀經濟環境,希望平衡我們的招聘和投資,斟酌經濟形勢。”
反饋到股市之中,科技股扎堆的納斯達克指數年內下挫幅度已超30%。明星科技股方面,年初至今,蘋果累計跌幅為23.6%,亞馬遜累計跌幅為48.3%,谷歌累計跌幅為39.7%,Meta累計跌幅為70%,微軟累計跌幅為33%。此外,其他美國明星科技股亦是如此,英偉(NVDA.US)達累計跌幅53%,英特爾(INTC.US)累計跌幅44%,特斯拉(TSLA.US)累計跌幅49.6%等等。
至于Meta股價跌幅遠超其他科技公司,與CEO扎克伯格砸錢元宇宙收效甚微 ,引發投資者失望存在很大關系。
前兩年Meta大肆招聘員工圓夢元宇宙,但收效甚微,龐大開支拖垮了公司利潤。今年前三季度,Meta實現經營利潤225.45億美元,同比下滑34%。最大拖累是 VR/AR 部門,產生的虧損(94.38 億美元)相當于29%的廣告利潤——三季度,這個比例放大到 39.3%。
在此背景之下,投資公司Altimeter Capital在給扎克伯格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Meta應該裁減員工并削減其元宇宙的野心。
從某種意義上講,Meta史詩級裁員計劃的背后,不單單是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更多的是自身在元宇宙領域栽了跟頭。
隨著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潮不斷惡化,也在逐步影響著全球科技圈。根據裁員追蹤機構Layoffs.fyi的追蹤數據,截至11月10日,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至少裁員了10.6萬人。
裁員和辭退的區別是,裁員是由于公司的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不是由員工的過錯造成的;而辭退一般是由于員工不符合公司的錄用條件或有過錯,才會被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公司裁員是有補償的。員工在公司的工齡每滿一年的,要支付給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半年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個月工資計算;不滿半年的,公司要支付給員工半個月工資的補償金。
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用人單位裁員后,應當向勞動者開具相應的辭職證明或離職證明,并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