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06 17:00:50 編輯:本站整理 561
對于咳嗽有人認為那只是感冒了,也有人認為那是氣喘病得征兆,往往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到底是感冒還是氣喘,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臺灣內科專家的說法吧,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咳嗽是感冒好是氣喘。
時序進入冬季,氣溫也逐漸下降,民眾如果出現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癥狀時,除非是流行性感冒,否則頂多七天就可大致恢復;但對本身有過敏性體質的人來說,卻可能將面臨與即將來襲的氣喘抗戰。
高雄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主任吳沼漧醫師表示:「氣喘患者導致急性惡化的兩大原因,除了過敏原外,就是病毒感染了。」至于為何溫差會導致氣喘發作,他解釋,氣喘患者因長期處于發炎狀況,冷空氣容易刺激支氣管,因此對溫差變化特別敏感。尤其,一旦不幸染上感冒,更容易令氣喘惡化。
吳沼漧醫師說:感冒跟氣喘兩者環環相扣,如果感冒拖太久,伴隨有呼吸困難、喘鳴聲或胸悶時,就是感冒引起的氣喘發作,而這也是典型的氣喘癥狀,他提醒,如果出現慢性咳嗽的情形超過兩周時,就要懷疑可能是氣喘在作祟。
對于過敏性氣喘的臨床治療,原則上是采階梯式治療,依據氣喘的控制程度給予治療方針,目前藥物分為長期服用的吸入型類固醇及發作期間暫時服用的支氣管擴張劑。「通常95%的患者可用前四線藥物就能達到控制,只有5%的嚴重型患者,在控制不佳時,會使用第五線的口服類固醇治療。」吳沼漧醫師指出,對于嚴重的過敏型氣喘患者,第五線藥物目前已有生物制劑可用,「生物制劑能減緩發作、也可減少口服類固醇的劑量,也能改善過敏癥狀如過敏性氣喘、蕁麻疹等。」
對于嚴重型氣喘患者,過去多采取類固醇治療,但副作用多,且改善疾病的效果并不顯著,如今生物制劑在對抗過敏性氣喘可做治療,有臨床實驗證明,患者使用四個月后肺功能相對改善。不過在接受治療前還是提醒民眾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建議,再進行施打,并注意可能潛在的副作用。
目前氣喘用藥尚未達到「改變體質、根除氣喘」的目的,因此,除了積極處理、盡快消除發炎癥狀、遵醫囑持續用藥外,也需做好平日保養,包括保持環境整潔、避免接觸過敏原、在溫差大的季節,記得穿著保暖、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采取「地中海型飲食」等,另外,在流感季節,最好可施打流感疫苗,以免受病毒感染而誘發氣喘發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