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30 09:48:11 編輯:本站整理 259
一件事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對于醫生治病救人亦是如此。那么,痛經是什么引起的呢?只有了解了自身痛經的癥狀才能及時治療,防止下次痛經再被折磨痛得苦不堪言。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9)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10)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11)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2)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
1、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每次月經期都會發作。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后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2、繼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多是由疾病造成。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
痛經不是小事,不要指望生孩子后痛經會減緩,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生孩子可以治愈痛經。凡是有痛經的病人應當到醫院檢查,要檢查并了解全身情況,還應當做婦科檢查,未婚女孩作肛門檢查,主要檢查外陰、陰道、子宮、卵巢,有無特殊病變,有無畸形。繼發性痛經的病人要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癥。此外可以根據疼痛的表現及婦科檢查的情況,需要作基礎體溫測定、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檢查及雌、孕激素的測定、B型超聲波檢查,以明確痛經所發生的原因。
痛經在女性中是常見的癥狀,未婚前痛經長大后特別是婚后生育過后,痛經自然會消失,可不必治療。個別情況除外。但是痛經的疼痛時間長達3天者應當予以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以止痛,鎮靜為主,近年來都采用綜合治療包括精神疏導,中藥、西藥與針灸治療。
1.一般治療
(1)重視心理治療,消除緊張和顧慮。
(2)足夠的休息和睡眠,規律而適度的鍛煉,戒煙。
足夠的休息和睡眠,規律而適度的鍛煉,戒煙。
(3)疼痛不能忍受時輔以藥物治療。
2.藥物治療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常用的藥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雙氯芬酸等。
(2)口服避孕藥適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經婦女,有效率達90%以上。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